本文作者:admin

大连市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关于利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admin 2023-09-21 31
大连市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关于利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摘要: 教发〔2022〕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工...

教发[2022]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各部属高等学校、各共建高等学校各部委、各省: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教育部关于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讲话精神》委员会”

2022 年10 月26 日

国家绿色低碳发展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讲话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讲话精神》关于全面准确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做好碳中和工作的通知《关于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计划》要求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全面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各层次、各领域,培养和践行绿色低碳理念、适应绿色低碳社会和引领绿色低碳发展的新一代青少年为充分发挥教育系统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功能,为教育行业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做出独特贡献,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准确地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绿色。要把低碳发展纳入国家各级教育体系的切入点和关键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构建绿色教育体系。特色鲜明、上下衔接、内容丰富的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引导青少年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的思想和行动基础。

(二)工作原则。

——坚持国家统筹。加强总体设计和工作指导,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压实各方责任。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落实政策,鼓励积极作为,以身作则。以理念建设和习惯养成为重点,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各个领域和环节,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国民教育体系。

——坚持节约优先。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积极建设绿色学校,持续降低大中小学能源资源消耗和碳排放,注重校园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和校园绿化工作,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从源头做起。减少碳排放。

——坚持全程育人。在注重将绿色低碳融入大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的同时,在师资培训和培训中增加生态文明建设最新成果、碳达峰、碳中和等目标任务。培训课程。我们不仅要注重学校的节能技术改造和能源管理,还要注重校园软环境的营造,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坚持开放、融合。绿色低碳理念和技术进步成果首先要在学校传播,行业龙头企业要在大中小学免费开设社会实践班。高校要加大绿色低碳科研技术投入,为实现碳中和峰值贡献教育力量。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在大中小学普及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和绿色低碳发展规范,绿色低碳理念进入高校教育体系中学和小学;相关高校初步构建碳达峰与碳中和相关学科专业体系,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显着提升。

到2030年,实现学生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系统培养和养成,形成较为完善的多层次绿色低碳理念教育体系并贯穿青少年成长全过程,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学科、专业和研究机构将达到碳中和的顶峰,成为一流的学科、专业和研究机构。

三、将绿色低碳发展融入教育教学

(一)将绿色低碳要求纳入国民教育各阶段教材。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论述全面融入全民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资源环境国情教育和碳达峰、碳中和知识普及。根据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系统规划、科学设计教学内容,改进教育方法,鼓励开发地方和校本课程教材。学前教育阶段重点通过绘本、动画启发孩子们的生态保护意识,养成绿色低碳的生活习惯。基础教育阶段,在政治、生物、地理、物理、化学等学科教材中普及碳峰和碳中和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在高等教育层面,加强理、工、农、经、管、法等学科融合,建立涵盖气候系统、能源转型、产业升级、城乡建设、国际政治经济学等领域的碳峰碳中和、外交等领域。核心知识体系,加快跨领域综合知识图谱编制,编写一批碳达峰与碳中和领域优质教材,形成优质资源库。职业教育阶段,逐步设立碳排放统计核算、碳排放与碳汇计量与监测等新兴专业或课程。

(二)加强教师绿色低碳发展教育培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师范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学院要把碳达峰、碳中和最新知识、绿色低碳发展最新要求、教育领域纳入师范生课程体系,校长培训、师资培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责任使命等,推动教师带头树立绿色低碳理念,提高传播绿色低碳知识的能力。

(三)将党中央关于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决策部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将绿色低碳发展相关内容有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宣讲、专家报告、座谈会等方式,引导大学生学习探讨绿色低碳发展,增强大学生对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目标重要性的认识,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走进思想政治、走进课堂、走进头脑。统筹线上线下教育资源,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公众号的示范引领作用,广泛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宣传教育。

(四)加强绿色低碳相关专业学科建设。根据国家碳达峰和碳中和工作需要,鼓励有条件、有基础的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加强相关领域学科和专业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支持高等院校有条件有实力加快储能、氢能、碳捕获、利用与封存、碳排放交易、碳汇、绿色金融等学科专业建设。鼓励高等学校开设碳达峰和碳中和入门课程。建设一批绿色低碳领域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和示范性能源学院,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大绿色低碳领域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发展。深化产教融合,鼓励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展产学合作、协同教育项目,组建碳峰碳中和产教融合发展联盟。引导职业院校增设相关专业。到2025年,全国绿色低碳领域相关专业不少于600个。根据需要出台专业教学标准,支持低碳建筑、光伏、水电、风电、环保等高职院校。加大对碳排放统计核算、计量监测等相关专业领域的投入,充实师资队伍,推动生态文明与专业标准相结合,将专业资格与专业认证绿色标准相结合,完善课程体系和实训条件,规划和实施打造100种左右相关课程教材,适当扩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模。

(五)把绿色低碳实践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创新绿色低碳教育形式,充分利用智慧教育平台开发优质教育资源,普及相关知识,开展线上活动。以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全国低碳日、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等主题宣传节点为契机,组织开展主题班会、专题专题会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讲座、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等,持续开展节水、节电、节约粮食、垃圾分类、校园绿化等生活实践活动,引导中小学生树立节约用水的观念。从小就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自觉践行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加强社会实践,组织大学生深入厂矿企业、农村社区,通过实地参观、社会调查、志愿服务、撰写调研报告等方式,了解碳达峰和碳中和进展情况。

四、引领绿色低碳发展,提升教育服务贡献

(六)支持高等院校开展碳达峰和碳中和科学研究。加强碳达峰与碳中和相关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创新平台培育,形成一批研究团队,加快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绿色低碳相关领域。新突破。优化高校相关领域创新平台布局,推进前沿科学中心和关键核心技术集成研究平台建设,构建从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到产业化的全链条研究体系。支持高校和科技企业设立技术研发中心、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协同创新中心等,构建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的产学研全链条创新网络技术,聚焦绿色低碳领域的共同需求和难点问题。开展绿色低碳技术联合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七)支持高等院校开展碳达峰和碳中和领域的政策研究和社会服务。引导高校充分发挥人才优势,组织专业力量,围绕碳达峰和碳中和开展前沿理论和政策研究,为碳达峰和碳中和工作提供政策咨询服务。协助有关管理部门做好重要政策研究、决策评估和政策解读,积极参与碳达峰和碳中和相关各类规划和标准制定、项目评审论证等工作,支持和保障碳中和建设落实重点任务和重点工程。

五、将绿色低碳发展融入校园建设

(八)完善校园能源管理体系。鼓励全国学校开展校园能耗调查,建立校园能耗监测系统,对校园能耗数据进行实时跟踪和精准分析,建立覆盖校园能耗的节电、节水、节气制度。校园能源消耗及师生学习、工作需求。以及倡导绿色出行的综合校园能源管理系统。加快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校园教学、科研、基础设施、物流、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实现物流领域的智能化、动态能源管理。高等学校绿色发展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九)在新校区建设和现有校区改造中优先使用节能减排新技术产品和服务。先进的节能新能源技术产品和服务广泛应用于校园建设和管理领域。有序逐步降低传统化石能源应用比例,提高绿色清洁能源应用比例,从源头减少碳排放。加快大规模发展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建筑,提高新建校舍节能水平。大力推进现有校舍和老旧供热管网节能改造,全面推广节能门窗、绿色建材等节能产品,减少建筑本身的能源需求。鼓励使用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等被动技术;采用高效制冷机房技术、智能供暖技术、智能能源管控平台等新技术,因地制宜降低能耗。优化校舍能源结构。加快学校建筑能源使用电气化、低碳化,进一步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学校建设中大规模应用。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校舍屋顶光伏活动,促进光伏与建筑一体化发展。大力普及学校热水、炊事电气化。重视校园绿化工作,鼓励采用屋顶绿化、垂直绿化、增加自然景观水体等绿化方式,增加校园自然碳汇面积。

六、保障措施

(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以服务碳达峰和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为目标,协调各种资源,加大探索力度,结合当地实际,创建绿色学校。制定工作计划。充分发挥教育系统人才智力优势,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发展的国民教育体系。

(十一)推进联动保障。加强对国民绿色低碳教育体系建设的领导,加强各部门协作,形成统筹国民绿色低碳教育体系建设的工作机制。对绿色低碳国民教育体系建设中的重大科技任务、重大课题、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提供经费和政策支持,稳步推进校园绿色低碳工作。

(十二)加强宣传引导。各地要多措并举,积极倡导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及时宣传全国绿色低碳教育体系建设进展,总结推广各地学校的经验做法。层次和类型,加强先进典型正面宣传,发挥模范作用。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引导教育系统师生形成简单适度的生活方式,营造绿色低碳的良好社会氛围。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