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教育部关于印发《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admin 2023-09-21 29
教育部关于印发《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摘要: 教高函〔2022〕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为贯彻落实《...

教高函[2022]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厅(局),所属各高等学校各部委、各部委、各省共建高等学校: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教育部关于

2022 年4 月19 日

加强碳达峰与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对加强新时代各类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和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准确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和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计划》(国发[2021]23号)精神,推动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提高碳达峰与碳中和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部署,面向峰值碳中和目标。我们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全过程、各环节,强化绿色低碳教育,促进专业转型升级,加快紧缺人才培养,深化高等教育协同育人。产教融合,提高人才培养和科技攻关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为碳排放峰值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二)工作原理

—— 统筹规划,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针对碳峰碳中和人才培养体系覆盖面广、一线长的特点,进行系统、统筹规划。增强生态文明整体意识,对全体员工实施新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责任教育,加快工程技术、财务管理等各行业、各领域专门人才培养。

—— 科学研究判断,优先有序。加强重点行业人才需求预测,结合新时代人才增长、教育教学、科技创新规律,加快新能源、储能、氢能、碳等领域急需人才培养抓住,积极谋划传统能源、交通、材料、管理等相关专业的升级改造。

——试点先行,稳中求进。支持一些基础条件好、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和工业大学,牵头建设一批碳达峰和碳中和领域新学院、新学科、新专业,引领和推动碳排放综合强国达峰和碳中和是基于经验的探索和总结。碳中和人才培养。

——深度融合,跨界创新。加强科教协作,加快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转化,在大工程、平台、工程项目建设中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深化产教融合,促进师资交流、资源共享,构建产教联盟,推动产教深度协同教育。

——立足国情,畅通中外。我们要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立足自身基础条件和国家发展条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特色的碳达峰和碳中和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对外开放合作,拓展人才培养合作路径和方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善于讲好“中国方案”的青年科技人才。

二、重点任务

(一)加强绿色低碳教育

1.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教育教学体系。加强宣传,广泛开展绿色低碳教育和科普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组织和志愿者队伍的积极作用,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增强公众绿色低碳意识,积极引导全社会走向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2、加强领导干部培训。充分发挥高校学科和专业优势,支持领导干部分阶段、多层次培养,明确政策要点,加深领导干部对碳达峰和碳达峰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科学性、系统性的认识。做好碳中和工作,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3、开展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支持有关高校和开放大学加强与部门、企业、社会机构合作,共同开展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多渠道拓展终身教育资源,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学习者知识需求以及在碳峰和碳中和领域的能力。终身学习的需要。

(二)打造高水平科技研究平台

4.推动高校参与或建立碳达峰和碳中和相关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引导高校建设一批高水平国家科研平台,强化碳达峰和碳中和相关国家科研平台建设。气候变化、生态系统碳汇等基础理论和方法研究。

5.推动高校建立碳中和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大型综合研究平台。建立一批重点研究团队,重点研究化石能源绿色发展、低碳利用、减污减碳、新型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核能和储能技术以及其他碳减排技术。研究零排放关键技术、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等碳负排放关键技术,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

6、加强科学研究和教育。鼓励高校实施碳中和复合型人才培养专项计划,大力支持跨学院、跨学科科研和人才培养团队建设,支持大团队、大规模、多层次培养高素质本科生和研究生。平台和大型项目。

(三)加快紧缺人才培养

7.加快储能、氢能相关学科专业建设。以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消纳为目标,鼓励高校加快储能、氢能领域人才培养,服务大容量、长期储能需求,实现全链条覆盖。

8.加快碳捕集、利用、封存相关人才培养。针对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未来产业发展需求,推动高校尽快开设相关学科和专业,推动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推广,并为未来技术突破和产业提升、产能扩张储备人才力量。

9.加快碳金融、碳交易教学资源建设。鼓励相关院校在共建、共管、共建的基础上,加快碳金融、碳管理、碳市场等紧缺教学资源建设,充分发挥现有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作用。共享优质资源,完善课程体系,强化专业实践,深化产学合作,加快专门人才培养。

(四)推动传统专业转型升级

10.进一步加强风电、光伏、水电、核电人才培养。适当扩大专业人才培养规模,保障水电、抽水蓄能、核电人才增长需求,增强“走出去”国际化软实力。拓展专业深度和广度,推动新能源材料、装备制造、运营维护、前沿技术等方面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11.加快传统能源电力、电力、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专业人才培养转型升级。重点关注一次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加强煤炭、石油、天然气专业人才培养。围绕二次能源高效转换,加强重型燃气轮机、火电灵活调峰、智能发电、分布式能源、多能互补等新能源人才培养。围绕服务新型电力体系建设,加强智能化、复合型电气人才培养。重点推进建筑、工业等行业电气化和节能降耗,加强交通、建筑人才培训。

12.加快完善重点领域人才培养方案。组织相关教学指导委员会和行业指导委员会围绕碳达峰和碳中和调整培养目标要求,修订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强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数字经济赋能目标。技术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

(五)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13.鼓励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支持相关高校与国内能源、交通、建筑等行业大中型、专业化新型企业深化产学合作,根据企业人才需求共同制定培养方案,探索有特色的本科、研究生和非学历教育教育等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

14.打造国家级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完善产教融合平台建设和运行机制,加大重点重大领域建设投入,积极探索合作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15.支持组建碳峰碳中和产教融合发展联盟。鼓励高校与企业结合行业特点,强强联手,加强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形成一批区域性或行业性校企联盟,适时与有关国家结成跨国联盟,促进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标准共享、技术共享和人员互操作。

(六)深入开展改革试点

16.建设一批未来科技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和绿色低碳领域示范能源学院。瞄准碳排放高峰期碳中和发展需求,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建引领未来低碳技术发展的分类人才培养实体,拥有产业链特色和区域应用,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17.启动碳达峰与碳中和领域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试点。围绕能源、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加快在国内有条件的综合性大学和工业大学建设一批在线课程和虚拟仿真实验课程,推出一批综合性专业、课程、教学教材、教学方法等改革试点。

(七)加强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

18.鼓励高校加强碳达峰与碳中和领域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组织开展碳达峰与碳中和领域师资培训,充分发挥国家级教学团队、名师、一流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广成熟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实施方案,促进一线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鼓励高校加强碳中和领域师资队伍建设,实施灵活的碳中和人才政策,加大定向引进力度,完善内部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形成规模合理、梯次配置的师资体系。

(八)加大教学资源建设

19.加大碳达峰与碳中和领域课程、教材等教学资源建设。在对碳峰碳中和人才综合能力和专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不同领域协同构建知识图谱、教学视频、电子课件、习题、教学案例、实验实训项目等,形成高水平的碳峰碳中和人才培养体系。优质共享教学资源库。

(九)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20.加快碳达峰和碳中和领域国际化人才培养。以专业人才为基础,注重提升国际视野,加强国际交流能力,推动相关专业学生积极参加相关国际组织实习。

21.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鼓励高校积极吸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化石能源清洁利用、可再生能源前沿技术、储能与氢能、碳经济与政策研究等领域的海外人才,汇聚高水平人才。海外人才参与碳中和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

22.开展碳排放峰值碳中和人才国际联合培养项目。鼓励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开展碳中和领域本科生、硕士、博士生联合培养、科技创新和智库咨询等合作项目,深化双边和多边清洁能源与气候合作改变创新合作,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和全球碳市场运作的专业知识。

三、组织实施

(一)强化责任落实。有关部门和高校要深刻认识碳排放高峰期培养碳中和人才的重要性、挑战和紧迫性,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切实承担起责任并根据本规划的重点任务和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具体任务和工作计划,并重点落实各项工作。

(二)加大支持力度。鼓励高校积极争取各级财政资金、企业投资、国家低碳转型基金、市场化绿色低碳产业等多种渠道支持碳达峰与碳中和专业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技术投资资金和自筹资金。解决关键问题。重点从专业、师资、课程、教材等方面给予支持,确保政策、措施、效果到位。

(三)开展监测评价。在学科评估、专业评审评价、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等过程中适当增加碳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评价内容。加强监督考核结果运用,按照规定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定期开展典型案例推荐评选,加强宣传推广。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