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在为考研而苦恼呢?你是否真正了解考研的真谛呢?今天小铁邀请到贵平博士来给大家支招了,你准备好了吗?考研路漫漫,唯有坚持是真理。
上大学其实并不轻松
大学,是人生中充满活力和激情的美好阶段。4年或5年的大学生活,说来很长,但也很短。
初入校门,充满憧憬和期待,也充满陌生和不适。伴随着军训的脚步声,你已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
大学尚未过半,学长学姐们紧张的学习气氛就会影响到你,还会到处传来压力山大的就业方面信息,提醒你该考虑大学毕业的出路问题了——直接就业好呢,考公务员可行吗,还是先不急着就业,考考研究生再说?或者是好几手同时准备呢?这是大学生朋友们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
大学,也寄托着父母的期待与焦急。把孩子送进大学,暂时松一口气,但轻松没多久,就开始替孩子考虑毕业出路了。不过,父母也经常和孩子出现意见分歧——孩子想要毕业后参加工作,父母却想让孩子深造,或者父母想让孩子考公务员,孩子却不喜欢……
考研还是直接就业
要说清楚就业和考研等到底该如何选择,还得先具体了解一下我们所学专业的性质特征。下面,我们把大学里的专业,按照实践性(或理论性)强弱的维度进行一个简单的考察,可能会获得比较清晰的思路。
以实践性或理论性强弱为划分标准,可以把大学里的专业划分为:偏重实践的专业(A)、偏重理论的专业(B)、理论和实践兼重的专业(C),共三种类型。
为便于理解和说明,我们分别给上述A、B、C找出两个相对典型的代表性专业:A-工程管理(造价方向)、会计学;B-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C-金融学、物流管理。因为我对理工医农等学科不很了解,本文一般以管经类专业来举例说明,但道理是一样的。
我们首先提出如下两个结论。
结论一:一个专业的理论性(或实践性)强弱程度,是考虑深造与否的重要依据之一。偏重理论的专业(B),深造的必要性大;偏重实践的专业(A),深造的必要性小;理论和实践兼重的专业(C),深造的必要性居间。这个结论人人都能很容地理解,因而不需要进行阐述。
结论二:一个专业的实践性(或理论性)强弱程度,是就业容易与否的重要依据之一。偏重实践的专业(A),就业比较容易;偏重理论的专业(B),就业困难;理论和实践并重的专业(C),就业或然性很大,一般也不易。这个结论来源于我们普遍具有的经验,因为在现实世界中,从事理论工作的人总是少数,更多的人主要从事实践领域的工作。也正因为这样,很多用人单位特别强调工作经验和具体的专业技能。
按照上面的结论,可知:A-工程管理(造价方向)、会计学,就业容易,学校深造的必要性小;B-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就业困难,继续深造的必要性大;C-金融学、物流管理,就业居于二者之间,深造或就业都是正常选择。
以学习专业的角度来分析,一个专业如果实践性较强,通常意味着需要相对较短的在校学习历程,后续的专业学习,主要应该延伸到工作实践环节,结合工作实践提高和巩固相应的专业技能。
一般来说,实践性强的专业,它的理论要求相应低一些。因而,我们能够看到,高职院校主要开办那些实践性很强专业。你见过高职院校设置经济学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吗?如果有设置,这应该被视为不合理。同样,你见过研究型大学里设置汽车维修这个专业吗?因此,实践性较强(理论性较弱)的专业,也就是类似A-工程管理(造价方向)、会计学这样的专业,进一步通过考取研究生或者博士深造的必要性相对较低,而是主要应该去实践中深造。
你们在学校里会发现,类似上面A-工程管理(造价方向)、会计学等这些很偏重实践的专业的学生,选择考研究生的同学比例不高。以工程管理专业(造价方向)为例,这个专业的主干课程一般是工程概论、工程识图、工程概预算、定额运用等,其将来在工作中的核心技术主要是工程识图和定额运用,然后据以估算工程造价。其他方面的专业课程,大多是一些外围性质的课程了。我们可以看出,这个专业的核心是技术而非理论,因而在实践中运用相应的造价估算技术,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深造。
正常来说,只有那些理论性较高或者很高的专业,才需要进一步上升到研究生或者博士这样的层次。你一定知道,很多院校几乎都有经济学专业的博硕士点,这是因为经济学专业在所有的经管类专业中大概是理论性最强的,大学4年很难对这个专业获得系统和理性的认知。所以很多学习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这类专业的同学,总觉得学了4年,不知道学了什么,既感觉学了很多方面的知识,又感觉好像什么也没学到,这种感觉很正常,即使放在北大清华也是一样的感觉,因为这两个专业实在是太广大和深刻了。所以,你没有必要因此而对这两个专业产生出某种自轻的看法,也没有必要抱怨和忧虑,更不必要过分着急想要把这个专业弄得一清二楚,这需要很长期的一个过程积累。
我们再看看理科类专业,比如数学和物理,这两个专业的大学本科生,要想从事对口专业的相关工作,除了在中小学从教等之外,其他的就业机会很少,一般的企业、事业和机关单位对数学、物理这样的专业需求几乎是零,而国家所能够提供的中小学教师岗位又是很有限的,所以相当一部分学习数学和物理专业的学生,选择了考研究生,其中一部分继续选择本专业深造,还有很大一部分数学和物理专业的学生,在考研究生的时候转专业了,这是因为,即使是数学和物理这样理论性很强的专业,也仅需要很少的具有较强研究能力的人在这个领域从事高层次研究工作。所以,专业学到最后,圈子会越来越小,就像武侠小说中的独孤求败一样,那是一种真实的境界。
大学生和家长朋友一定要正确理解我上面的意思,我并非完全否定实践性较强专业进一步深造的必要,因为任何一个专业,总是需要有一部分人进入到研究领域,以探索一些深层次的问题,然后再把他们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相应的技术标准或者操作规则,但需要你有强烈的学术研究兴趣和志向。
因此,我在这里提一个小小的建议,如果你考研究生只是为了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比如说对于A-工程管理(造价方向)、会计学专业来说,如果是我,可能更倾向于报考专硕。当然,你也许会想,虽然A-工程管理(造价方向)、会计学这类专业理论性不强,如果我是个博士不是更好吗,我承认这也许是好的,但我这里是严格按照专业特征的思路与逻辑来展开讲述的,你说工程管理(造价方向)博士之所以更好,乃是因为现实所致,而非因为专业自身的特征所决定的。过多的博士和硕士并非因为现实之需要,而是因为现实总是不断地水涨船高。其实,正常的情况,很多专业拥有大学本科的学历就不低了。
我上面说实践性较强(理论性较弱)的专业,深造的必要性不大,这只是从专业性质特征的角度来说的。一定还会有同学问:既然深造的必要性不大,为什么还要设置那么多硕士点博士点来招生呢?这是由于硕士点、博士点的审批缺乏相应的长远规划,长期缺乏规划并且没有及时调整的结果,就会在某种程度上违背培养规律,浪费教育资源。但对我们大学生来说,这不是你们要考虑的问题,你不需要去管它有多少硕士点博士点,你只需要根据你的专业性质并结合你的具体实际考虑清楚要不要考它。
老师说了这么多,其实只是很单一地以专业本身的性质特点这个因素来讨论你们到底是直接就业还是提前准备考研,这只是一个最基本的依据而已,甚至可以认为是一种理论抽象,后面我们会讨论到一些由现实所导致的例外情况。具体到底考研还是就业,你们还需要结合很多现实因素来综合考虑。
作者/张贵平
来源/贵平博士
编辑/梁万财
审核/李鑫玮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