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提高国民素质高中作文(提高国民素质的名言警句)

admin 2023-12-22 51 抢沙发
提高国民素质高中作文(提高国民素质的名言警句)摘要: 本文作者 折剑老师(笔名)北京市骨干教师 学科带头人 大成语文资深讲师 2015年所带大成语文学员高考...

  本文作者 折剑老师(笔名)北京市骨干教师 学科带头人 大成语文资深讲师 2015年所带大成语文学员高考语文平均分数超越130分提高国民素质高中作文,北京2015年高考语文状元指导教师。

  摘要提高国民素质高中作文:作文的问题无外乎两点:写什么;怎么写 。学生问题:缺少话题意识提高国民素质高中作文,就学生而言,熟悉的,能说清的常规话题其实是有限的。

话题三教育话题

政协委员:学英语使中国教育质量遭毁灭性打击

中国网讯:英语是当今世界应用最广泛的语言,为了加强与外部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我们需要培养大量熟悉和精通英语的人才。但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院长张树华认为中国应该制定科学的外语教育战略。

张树华说,重视和学习英语只是一种手段,是基于我们改革发展的需要,一些教育部门和机构却本末倒置,将它当作了唯一的目的。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深受其害,荒废正常的学业,使整个中国的教育质量遭到毁灭性打击,汉语也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

张树华认为,“英语热”耗费了大量的教育资源。“英语学习风”现在已经刮到幼儿教育中来。幼儿园时期就开设外语必修课,违背了孩子的天性和接受能力。中学阶段,英语始终是语文、数学之外的三门主课之一。英语在大学被推到至高无上的地位,过不了四级就休想拿到学位。四级考过了,学生要接着准备考六级,准备研究生英语考试。频繁的英语考试消耗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使大学的专业课遭到沉重打击。对很多大学生而言,专业课只要考及格就行;毕业论文也只是走走过场罢了。结果是,中国的大学教学质量每况愈下,已经接近世界高等教育的最低水平。

张树华说,对于浩浩荡荡的考研大军来说,英语更是具有“一票否决”的关键作用。每年,都有很多专业成绩优异的考生因为英语没过线而惨遭淘汰,而一些专业平庸、英语成绩突出的考生却成了录取的亮点。“考研就是靠英语”的说法在很多老师和学生中颇为盛行。

在张树华看来,那些从事中医、古汉语、二十四史研究等工作的,不管在实际工作中能否用到英语,只要参加职称评定,就必须经过外语考试这道门槛,这显然没有必要。

张树华呼吁,在社会舆论以及教育和用人等政策的影响下,中国社会形成了这样畸形的语言格局:英语成了我们在这个社会生存的一个资格和门槛。

张树华认为,“英语热”耗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成本高、收效低;同时英语教学与应用严重脱节,教学陷入自我折磨、自娱自乐的怪圈。学生从小学一路拼杀到大学,12年的英语学习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就是为了几个考试,不能不说是极大的浪费。张树华引用英语教育界泰斗张道真2010年10月接受媒体关于国内英语教学的访问时说:“目前国内学生学到的基本都是哑巴英语,而哑巴英语和没学过英语没有什么区别,传统的考核方式应该被彻底打倒提高国民素质高中作文!”

让张树华痛心的是,全民学英语的教育方式已经弱化了对汉语言的学习。他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80.8%的人确认当前存在汉语应用能力危机。受访者中,54.4%的人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国内的教育环境缺乏对母语的热情,国人的汉语日渐退化,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为此,张树华建议:1、重视中文教育。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基因、文化密码,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各种象征、情感、记忆,承载着他们对起源、目的、价值的共同想象。汉语是传承中华文明的唯一纽带,在传承文化、训练思维、塑造精神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2、建议从小开始重视中文教育。小学至初中,重视中文语言文字和口语表达的教学。除语文、数学课程外,大幅度减少英语、物理、化学等课程,变成高年级后的选修。大幅度减少各类考试的科目,给孩子体会中文语言和中国文化的逻辑和美感留下空间和时间。3、治理中学、大学、考研等各教育阶段的“英语崇拜症”。确定外语教育中英语与其它外语合理的比重和格局;职称晋级和干部提升与外语水平要求不应该一刀切。4、在大学课程中改变英语教学方向和方法,重视与外语相关的应用教育。5、除外语专业外,降低外语分数在高考中的权重。(今日中国记者李国文)

2013/3/11《今日中国》供稿

对英语教育的几点看法(心如静水的博客)

学英语在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学过英语的中国人估计比全世界用英语做母语的人还多,但是学了十几年英语的中国人中,能听懂英语和会说英语的人可就没多少了,大多数人到最后也就认识几个单词。由此可见中国英语教育有多么的失败。

英语是一种语言,而不是一种知识,我觉得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能与人交流,而不是为了考试。但是中国学英语的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考试,从中考,高考,职称考试,出国考试等等不一而足。有好多人英语考试成绩很好,但要说和人交流,没有几个敢上阵的。即使考过了连英国美国人估计也没几个能考过的四六级考试的大学生,能面对面和人交流的也没几个。英语学到了这样的结果,真让人感到莫大的悲哀。这样的英语教育可以说是舍本求末。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的增多,让学生学习英语本无可厚非,但是像我们国家这样把英语放到如此重要的程度的国家估计全世界也难找出第二个。英语在中考和高考中所占的分数和语文数学相同,这一点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学过英语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能用到英语的机会少之又少,即使需要用到的时候,自己十几年学的那点英语也满足不了需要,还得需要别人的帮助。在说到考职称,考职称需要考英语是一个惯例,但是对很多在基层单位从事专业技术的人员来说,英语就成了职称晋升中的一大难路虎,很多人专业技术水平相当不错,但是就是因为英语过不了而不能晋升。实际上,对绝大多数在基层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来说,英语几乎没有什么用,要求他们要考英语纯粹属于勉为其难,给他们增加负担。

对于目前我国英语教育的方法我觉得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英语既然是一种语言,就应该回到语言教育的方式上来。大家试想想,一个几岁的小孩,他既不懂拼音,也不认识一个汉字,但是他可以和人进行正常的交流,这就是语言,他学会和人交流用了多长时间,最多一两年。而我们学了十年以上英语的人有几个可以和人交流的。这说明了什么问题提高国民素质高中作文?说明我们的英语教育方法有问题。既然中国的家长和学生非常重视考试成绩,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点把英语考试的重点放到听说上来,中考和高考主要考察学生的听说能力,而把读写放在其次,我想通过这种引导就可以大大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使我们的学生到高中毕业时,完全具备和人用英语交流的能力,这才叫学习语言,记住,语言是用来交流的。可能有人会说,光学会了交流,深度可能不够,大家试想想,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如果学会了和人用英语交流,其实就达到了学习语言的目的;还有如果听说能力提高了,也就会增加学习英语的兴趣,读写也就变得容易了。真正能用到专业英语的人究竟是少数,这些人完全可以在大学阶段或通过自学来提高自己的读写能力。

前面已经说过了,英语对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用到的机会是很少的,但是我国把英语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占的比重太大了,从高考和中考占的分数就可以看得出来,这样做的结果不利于人才的选拔。学习语言是需要一定的天分的,对有些学生来说,学习英语已经成了一个很大的负担,有些学生其他功课还不错,就是英语拖了后腿,导致在升学考试中吃了亏。由于前面说的英语在日后的工作中用到的机会不是很多,完全有必要把英语在中考高考中所占的分数适当降低,这样更有利于人才的选拔。

一名语文教师对英语教育的看法(深圳论坛)

作为一名“资深”的小学语文教师,目睹十几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的英语教育,结合自己的一些感受,不得不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以解解心中的闷气!

作为语文老师,我本人对英语教育是持支持的态度,但近几年国人近乎功利的英语教育,我还是要泼一泼冷水!

疑问一:英语教育真的很重要吗?

也许有人认为我提出这个问题时不是脑袋进水了?怎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呢?其实,英语教育固然重要,但并不等于英语教育可以超越一切。而实际上在我国,英语教育已经远远超越并凌驾与其他学科之上了,特别是语文教育。也许您认为我说的有点夸张,但实际情况就是这样的。而带来了许多问题也令有识之士感到疑惑甚至担忧。现在,从幼幼儿园开始,就要求学英语了,一直到大学,英语教育甚至比本土语言教育还重要,所花的时间还多,按道理本来是好事嘛,但问题是学英语真的很重要吗?真的比语文还重要吗?

假如有人说让小学生开始学汽车驾驶吧,那肯定是被认为是疯子。而我认为,让小学生或者幼儿园的小孩子开始学英语,就等同于让他们学汽车驾驶一样疯狂,因为他们在学一门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用得上的语言,可以这样说,在中学阶段以前碰到需要用外语去解解问题的情况几乎为零,但有人却偏偏不是这样想的,把简单问题复杂话了,明明能用国语交流的,却偏偏要逼着孩子去用英语交流,明明是可以用中文表达的,却要学生用并不太熟悉的英文去表达,表面上看好象很摩登,很国际,但要知道这样样浪费多少人力和物力才能堆出这样美妙的“景象”啊!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外语只是一个语言工具,能够达到交流的目的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过分地追求和母语达到同一水平。实际上大部分语言都是通过口头形式进行交流表达,文字方面的表达一般是专业上的需要。而实际上是我们的英语教育已经远远超越了这样的范围,我曾经在期末考试的时候监考过三年级的英语,还有六年级的英语,但学生在考听力的时候我也在跟着看试卷,但我几乎愤怒了,也同时对学生寄于深深的同情,三年级的英语试卷,能让我这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汗颜(虽然我不是英语专业毕业),很多地方连我都不太明白什么意思,更不用说做了,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三年级的英语考卷要我考80分恐怕有点难度了,六年级的试卷更不用说了,其词汇、语法都是我所不能做出来的,原来看到不少学生在做听力题的时候不知所以然,现在我才明白了,这样的题目,特别是六年级的试题,如果拿到教育局给那些领导们考一下,我想,除了那些英语教研员没问题的话,估计很多人都过不了关,这就是当今的英语教育,不知道为什么而考?考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

也许有人会说,国际化了,没有英语不行,我不反对学英语,但我反对这样的应试教育的方式让学生去学英语!许多人都读过大学,如果问他们大学生涯中那一科目让他们终生难忘,答案只有一个——英语(外语),许多大学生在大学里根本就不用学语文了(除了中文系),而千篇一律的是英语是绝对不能少的。特别是本科,四六级过不了则意味着你就不能毕业,导致大量的学生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学习一门也不知道用得上还是用不上的语言,把学习专业课程的时间大量挤占,为什么说是用得上或者用不上呢?实际上不少大学剩本科毕业后的工作根本就与外语无关,就比如分配回内地一些单位,毫不夸张的说,可能这辈子连外国人都不会见过,更不用说使用外国语言了。而实际情况又是,大量的本科毕业生出来工作后,不会用英文写论文,更滑稽的是碰到外国人居然不能用英语与之交流,其英语交流能力甚至还不如桂林阳朔酒吧街的一个普通酒吧职员,原因是他们的英语教育根本就是用来应付四六级考试的,让他们写,没问题,说呢?问题就来了,许多学生拿到通过四六级的证书后,立马就把英语忘光了。这就是典型的“哑巴英语”。

许多学者在分析为什么我国到现在还没有一个真正自己培养出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时,都不约而同的把矛头指向现在的教育:为什么所有的大学的专业学科都跟英语(外语)没完没了,导致学生大量的时间花在通过四六级的英语学习上,而不是本专业的学习上,中文系的学生花在学习外语的时间还比花在中文的时间还要多,能在诞生几个鲁迅来吗?不可能,的确有点匪夷所思。

更不可思议,要求在校学生学习英语还情有可原,但现在的一些荒唐举措又不得不让人啼笑皆非了,比如说一个很有经验的中医学医生,医治好了无数病人,当他要参加职称评定时,首先要面对的是一到难于逾越的关口——学习外语,尽管这门外语跟自己的专业毫不相干,也许在工作中根本就用不上,但无情的条件就这么无情的卡住了,多少人因为要平职称而被挡在门外,原因并不是相关专业不够扎实,而是一门也许永远都用不上的、与专业毫不相干的语言——英语学习上。就是因为这一个匪夷所思的规定,令多少专业人才倒在这个门槛上,实在令人惋惜!我不知道美国人要拿毕业证或者评职称的时候是否要考汉语或者日语之类的外语才能成功呢?

因此,我认为如果按照中国目前的教育模式要求的话,贝多芬是拿不了毕业证书的,因为他的英语不一定过关,四六级拿不到,休想拿毕业证书,哪怕他的钢琴弹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梵高也是肯定拿不了毕业证书的,也是因为外语没读好,哪怕他的画画的造诣是世界一流的。霍金更不用说了,连话都说不出来,嘿嘿!连欧美教育强国都认为中国要求大学生通过外语四六级考试才能拿到毕业证书这样的规定感到不可理解,而他们自己的理解就是,如果你在某个领域达到了要求的标准,你就可以拿到毕业证书,而不管你是聋子还是哑巴!真不知道这样的教育模式还有维持到什么时候?不知道又要培养出多少考英语很高分,讲外语却很烂,专业知识更烂的“怪才”?

现在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加强,对英语的要求也越来越广了,甚至要求公务员也要学习英语了,其实我也不反对公务员学习英语,问题是现在有多少公务员母语是本来如此的烂,以至于自己的同胞都听不太明白,特别是广东珠三角一带的官员,普通话是相当的“普通”,试想一下,与其让他们花许多时间去学外语,还不如让他们把自己的母语学好一些更明智。

疑问二:英语教育越早越好吗?

现在不少家长,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拼命让孩子学外语,什么剑桥英语啊,走遍美国啊,外语资料一大堆,明明家里里里外外都是中国人,却偏要孩子说外语,制定“零岁”学外语计划,送孩子去双语幼儿园,从孩子会喊“爸爸”、“妈妈”,就教他“Daddy”、“mummy”……总之,恨不得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小老外。

在欧洲发达国家,一般是让孩子从10岁开始学外语;美国幼儿园一般不教小孩子说外语,他们觉得这么小的孩子学第二种语言是不可思议的。我国有些城市是让孩子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外语。而在我们深圳,却更早,小学一年级就要求学生学英语了,至于可不可行?科不科学?则不得而知,反正深圳就可以自豪地向全国大声呐喊:“我们一年级就开始开设英语课了,我们走在全国前列了,云云……”而实际上,许多幼儿园也在开展英语教学,哪怕是小小班也要学英语,迎合了家长们的教育贪快求全的观念。而实际上,如果某些孩子过早地让孩子学习外语,可能会影响孩子正常思维的发展。当他们在运用母语思考问题的时候,外语可能会干扰他们的思维,甚至可能造成逻辑混乱。这一理论尽管还未得到确认,但一些科学实验已经提示了这一问题。但从小使孩子对英语产生恐惧甚至因不适应这种复杂的语言环境而患上自闭症也存在不少例子。

在正规教育的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最大障碍就是来自英语课的开设,一年级是小学生开始正规学习的关键一年,应该好好把本民族的语言(母语)牢牢掌握,特别是拼音的学习,a、o、e本来就不难,而现实情况是,英语课的冲击,让小学生无所适从,举个例子:Man 语文老师的讲应该读“慢”的音,意思是什么什么,而英语老师却告诉学生这个音节所表达的意思是“男人”,这是多么大的距离了,特别是英语,同一个字母在不同的音节里发音都不相同,对于才六岁的孩子来说,能分辨清楚吗?所以,现在许多学生语文学得不怎么样,英语也学得很差,跟这个阶段同时进行两个不同规则的语言学习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对孩子语言(包括第二语言)的学习,要有一个正确的定位目标,既母语为主,兼学第二语言。如果母语的基础不扎实,一味求早、求小学习外语,会造成幼儿语言学习的混乱,以至影响孩子总体语言发展的水平。所以我个人认为应该是小学三年级或者五年级开始学习英语比较合适,起码要让学生牢牢掌握了自己的母语后才可以开展第二种语言的学习。 语言的学习,包括第二语言,需要孩子心智发展到一定的成熟度,需要大脑语言中枢有良好的生理基础作保证。因此,只有当孩子语言学习的条件成熟了,方能接受语言刺激,方能形成有效的条件反射。不然,势必会事倍功半,甚至因“拔苗助长”而使孩子失却语言学习的兴趣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对今后的语言学习失却兴趣。现实中的许多学生的例子就是很好的说明。

而实际上学外语也不见得是越早学越好,现在许多从小学到高中都学习英语的学生,考上外国语大学后,选择的是另外一门与英语毫不相干的语种:比如德语、日语、俄语甚至更冷门的语言泰语、马来语或者非洲语,需要多长时间?四年或者多一点就够了,那么之前的英语对他学其他外语有什么关联吗?不见得,唯一有关系的就是他既然能学好英语,说明他聪明,语言能力好。之所以举这个例子只是想证明学外语跟你多早学没有多大的关系,当然,上了年级的人学起来肯定有区别了,那是因为他们的记忆力有问题了。

疑问三:双语教学的真的很好吗?

在这里,我先引用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秘书长、国际英语教师协会中国分会会长包天仁教授列举了双语教学不适合中国国情的几大原因:1.中国是非移民国家,从英语语言教学的类型上来说,中国的英语教学是英语外语教学(TEFL),不适合进行双语教学,中国社会的主流语言是汉语,进行以英语为主要目的的双语教学,违背语言教育教学规律;2.缺少理论的支持,目前不少地方对双语教学的基本概念都还未搞清楚;3.许多学校缺乏得力的措施,如教学大纲、授课标准、有效而具体的班级组织形式等都没有;4.英汉两个语系相差很大;5.从语言学习的角度而言,缺乏社会和家庭的语言环境,中国人学习英语的负迁移太多,正迁移太少;6.双语教学师资严重不足,双语教学要求师资水平很高,不仅要掌握语言,还要懂得其它学科的知识;7.语言教学要讲究衔接性,而双语教学正好缺乏这一点,不同年级、不同阶段的教学衔接不上;8.双语教材匮乏,使双语教学缺乏进入课堂的基础;9.课时严重不足,双语教学要求教学特别是在刚开始阶段要讲得比较慢,课时不足,会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和对学科知识的系统掌握。因此双语教学带来的可能不是两利,而是两弊,容易出现母语学不好,英语也学不好的局面。

有人说,双语教学是中国教育的一个“怪胎”,是地方政府好大喜功的表现,此话虽然有些偏激,但也不无道理。

一个人,学习另外一门语言,需要的不是你付出多少努力,白天黑夜不停得去读,去写。实际上,学习另一种语言的关键是看有没有必要的语言环境,而实际上,我们的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最缺乏的偏偏又是语言环境,学习英语,仅限于课堂上,走出校门,几乎没有可利用和需要的环境,这样的英语,得不到有效的巩固,其学习的效果往往就是事倍功半。就象好几年前,内地不少地方掀起了一股学习“广东话”的热潮,各种培训班纷纷登场,但实际上培训出来的学生一样广东话讲得很烂,还远不如到广东珠三角打工几年的打工仔讲得顺溜,而这些打工仔也没有去刻意去学,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的学会了另外一种语言。

为什么说学习语言需要的是环境,举个例子来说吧中国很多通过四六级的大学生的语言对话能力还远不如远在美国的篮球运动员姚明,为什么?人家是天天都要讲,早上睁开眼睛到晚上闭上眼睛,满口都是英语,你不能不讲,因为你不讲就不能与美国人很好的交流,所以,他的英语能不溜吗?还有邵佳一,在德国,之前也没有受过德语训练,在不用几年,人家的德语就可以跟德国人交流了,这就够了。而在国内,虽然你的英语很好,但你大部分时间都是用自己的母语在交流,没有很好的外语环境。我们中国人有喜欢往外国跑的优良传统,可是,不管他们是到繁华的欧美,还是贫困的非洲,甚至是一个不知道什么民族什么语言的地方,不用三五年,他们就可以操着流利的当地语言跟本地人交流,哪怕他们之前从来都没有接触到这种语言,哪怕这种语言在世界上属于少得可怜的人懂的语言,但是,只要有学习的环境,中国人就可以熟练的掌握,并不是说他们如何努力或如何聪明。所以说,学习语言关键的是要有让你的语言天天都得到锻炼的环境。如果没有,那就没必要,也不可能学好一门外语了。

实际上,所谓的双语教学,往往也是一个幌子而已。现在许多学校甚至幼儿园花钱请来了一个甚至几个外国人,就很自豪的说自己是在开展双语教学,实际上也存在许多问题:问题一、这些所谓的外教甚至连中文都不懂,连中国的语法也不懂,怎能说是双语教学呢?其实也就是单语而已,这样的话学生学习起来更加吃力了。问题二:这些所谓的外教能有教育教学能力吗?按照《教育法》的规定,又有多少人对这些外教进行审核呢?问题三:这些所谓的外教的英语标准吗?实际上也有不少学校闹了不少笑话,花钱请来的老外居然不是英语为母语的,换句话说,他的英语讲得比我们还烂。即使这些外教符合条件,英语也非常好,但在现在的中国教育制度下,他们的教育理念又能否适合中国的学生的教学呢?他们又如何把英语和中文结合得完美还是更加肢解不同的语言学习呢?都不得而知。问题四:教材合格吗?现在的外语教材真是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一会儿剑桥英语、一会儿地道的走遍美国……不知道可怜的孩子连自己的母语还没有学好,就要学习另外一种什么时候用得上的语言。

双语教学有利于学生学好母语吗?对于正处在青少年时期的中小学生来说,学好外语固然重要,但学好母语对他们来说也同样重要,或者说更加重要。用母语进行非语言学科的教学,不但对巩固和提高学生母语水平有利,而且对培养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很有好处。母语如果我们用外语给学生上非语言课(比如数学、自然、体育等),那么对青少年的母语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就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只能导致学生越学越乱,进一步加剧学生的厌学情绪。

作为中国人,我们其实应该更好的学习好本国的语言,“只有是民族的,才能是世界的”,现在许多国家都掀起的汉语热,甚至近几年大学里面的汉语比赛出现外国留学生赢了中国人的令人尴尬的场面。确实令许多国人敢到不可思议。而即使说你以后有机会出国留学,人家外国人(欧美)不会因为你的英语讲得如何好而尊重你,而是需要你的中国文化才会更加需要和尊重你,那时候,你才知道在中国花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学习的外语而又忽视了自己的母语是一种多么愚蠢是事情啊!

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解决问题。

一、推迟学生学习英语(外语)的时间阶段,应该是小学三年级以后,学生基本掌握了母语的发音系统以后介入比较合适。幼儿园应该禁止学习外语(这一点据说在日本和台湾就早已经实行了——几年前听一个台湾人说的,未经证实),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掌握母语。才能真正的达到汉语英语双赢而不是双输的局面。

二、把外语学习简单化,小学阶段不应该有如此复杂的英语课程,什么语法啊,词语搭配啊,实在应该尽量降低难度,我记得几年前的教材甚至有不同种恐龙的单词,晕啊!学了有什么用?应回归到简单一些语法的掌握上去,更应该考虑到英语的实用性,特别是日常会话的加强,避免只会写不会说的“哑巴英语”现象的存在。鼓励孩子多说少写,以学习语言为主(说),而不是学习文字为主(写)。

九十年前,鲁迅先生大声呐喊:“救救孩子!”今天,也应该救救这些被英语折磨的孩子了!

教育评论:当重新检视“英语崇拜”之政策角色(中国教育网)

新学期开始了,全国各地各种英语培训班里又出现了不少“小小孩”的身影,他们中年龄最小的只有两岁多,大一点的也不过六岁。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一些家长眼里,学英文就应该是小朋友的必修课,越早学习效果越好。

追根溯源,家长们对英语的热情是随着改革开放而开始的,是开放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人渴望与外界交流的必然产物。但现在对英语重要性的认识事实上已经超过母语,甚至全民都陷入“英语崇拜”之中,这实在让人感到悲哀。

有研究报告指出,未来几年中国少儿英语市场将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长,家长每年投入将高达140亿元。其实,造成这一巨大市场的原因在于教育政策,改革开放之初对英语的重视是大有裨益的,但如今的重视显然过度。

语言的背后是文化,而文化的背后是实力,中国虽然经济快速发展,但软实力不够,语言文化的发展落后于经济的发展,对英语的崇拜,实际上是对本民族文化不自信的体现。

当全民学英语的疯狂在商业利益的裹挟下侵蚀到娃娃时,“英语崇拜”不但已经成为中国人精神和物质的负担,而且使我们的母语受到了不应有的冷落,不少人放松了对汉语的学习。学习英语当然可以,但绝不能盲目迷信以为英语万能。政策制定者更不能把英语作为衡量所有人才的硬性标准,否则就是一种无理逼迫。

我们不反对学外语,但是应该坚决反对“英语崇拜”。而对母语的学习,不但要放在首位,要有严格的要求和考核,而且要活到老,学到老。因为正如诗人余光中所说:“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而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

英语教育应回归本来面目

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工程院院士谢克昌对我国现行英语教育体系提出了种种质疑。在现行的高考中,英语是必考科目;大学英语没过级就毕不了业;研究生的录取,英语在多数情况下具有一票否决权;很多在职人员去苦读不知何时才用到的英语,原因就在于职务、职称晋升的需要……英语水平高低已成为人才选拔的一个重要门槛。“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现行英语教育效果与其投入是不相称的,它对科技、社科人文等其他教育体系,尤其是人才的培养和选拔等众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已经凸显。”对于当今世界中英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谢克昌认为是毋庸置疑的。他说,主要问题不是要不要学,而是如何学,学多少,多少人应该学。就我国现状来看,在9年义务教育完成后,甚至高等教育完成后实际使用英语的人究竟有多少?这一数字可能不易统计,但肯定有不少宝贵的人力、智力和财力被浪费掉了。种种疑惑带来了谢克昌一连串的发问:现行的英语教育体系是把国家有限的教育资源“好钢用在了刀刃上”,还是已经沦为万金油式的人造知识、智力测验?是促进人才成长的利器,还是束缚人才的框框?他说,判别人才标准不能仅看学历或职称的高低,更不能仅看英语水平的高低,而要看他为社会所作的实际贡献的大小。

当前有过高等教育经历的人就知道,从最初接受教育开始,我们就被告知英语很重要,从小学、中学一直到大学,还有中考、高考,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几乎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全民英语教育系统。作为整体国民教育和全面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部分,作为一种语言工具,英语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然而事实表明,现行英语教育的效果和回报与其投入很不相称,它对教育体系中人才的培养和选拔等众多方面都带来了有形或无形的负面影响。进一步讲,英语教育的显赫地位,使得我国有限教育资源的分布严重失调,对社会资源及人力资源造成巨大浪费。

其实,学好英语并没有错,问题是,英语学习应该因人而异、因事而异,而不应该把英语考试当作继续接受教育和人才使用的必要条件,更不应该让学英语成为人们自由选择自己社会定位的障碍。可让人遗憾的是,“一刀切”模式的英语教育全民化,在当前似乎演变成了一种教条主义,也形成了一种“为学英语而学英语”的不良社会风气。显然,这就丧失了学习语言的本来意义。在这一点上看,英语应该回归本来面目,否则,就是教育的悲哀。

结束:争论还将继续,争论应该继续!

在结束我们的讨论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学习好英语对今天的中国人的确有着特殊的意义:大开国门后,英语成为我们看世界的另一只眼和耳,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和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熟练地应用英语日益成为时代人才的必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会上强调指出,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要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重要保证。然而,判别人才标准不能仅看学历或职称的高低,更不能仅看英语水平的高低,而要看他为社会所作出的实际贡献的大小。

建立解决人才、适应社会的英语教育系统才是社会发展对于英语教育的必然要求。同时,还应该明确英语教育仅仅是整体国民教育中的一个部分,英语是一种语言工具,是全面素质教育中的一分子,不应当普遍性地成为继续接受教育和人才使用的必要条件。英语教育应当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动力,扩大各类学校尤其是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满足人们自由地、不断开发自身潜力的正当需要。另外,还要改革各类升学考试中带有强制性的英语考试制度和方法,给学生提供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社会定位的空间和可能,应该是我们教育和人事主管部门改变我国英语教育体系目前状况的基本思路。因此,四、六级的问题不仅仅是一项考试制度的问题,更是关乎到中国未来人才培养的大事。一项考试制度的好与坏,成与败,也许就是关乎人才建设问题的要害。

段绍泽:误国误民的英语教育制度(雅虎评论)

我国目前的人才培养和选拔制度是非常错误的,不管你是搞中医、中药、古汉语、二十四史的,还是做教师、工程师、技术员、编辑、记者、搞企管、做内贸的,一概不管你的专业能力,也不问对提高工作的业绩有多大帮助,只要你评职称、考研究生等等,如果你学不好英语就“没门”。在这种错误的人才培养观的影响下,再加上我国加入WTO,2008北京奥运会,一个13亿多人口的泱泱大国,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几乎每个人都在为这门语言疯狂,好象不学好英语就会亡党亡国。

在大学,你如果过不了英语四级就别想拿学位。由于英语决定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大学生们只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习可能一辈子也不必用的英语,而使专业知识的学习被大大的挤占。因为时间和精力有限,专业课只要能考及格就行。我国的高等学府,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很大一部分就是能多背几个英语单词的人!大学生因为要学英语而在大学里没有学到很多真正有用的知识,使他们的就业问题更加严峻。

学习语言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外部的语言环境,二是年龄。一个美国的学生,从小到大,英语不离嘴,在这样的环境下,读到高中毕业,能看懂报纸就算不错了,中国的学生在外部的语言环境和年龄都很不利的情况下,如果要达到这个水平,我们的学生需要花多大的精力和时间啊。

一个报考中国当代文学或美术专业的考生,如果英语成绩达不到所谓“国家线”的话,专业再优异也是白搭。相反,专业平庸,英语成绩突出的考生,却往往成了录取的亮点。想招的学生因为英语赶不上要求的水准,招不进来;而英语能力强,对专业了解肤浅,也无心专业的学生却脱颖而出挤上门来,这是太多中国研究生导师的尴尬。

2000年,清华大学著名画家陈丹青教授招收博士研究生,5名专业优秀的入围者却全被外语卡住了。考虑到这是他首次招生,校方同意将5名落榜考生转为“博士课程访问学者”。次年,5位“访问学者”完成博士论文选题,为转成正式博士,只好再考外语,却又再度失利,结果第一炉“博士生”教学就这样“作废”了。他招硕士生,也碰到了一样的问题。有位投考陈丹青研究室的女考生,绘画成绩位居第一,但因外语、政治各差一分,落榜了。翌年再考,政治过关了,外语依然不及格。由于政治和外语两道关卡,陈丹青长达4年招不进一名硕士生。他愤然宣称:“对任何一位想当艺术家的青年,今日的考试制度是不折不扣的荒谬与侮辱”。

不久,陈丹青教授忍无可忍愤然辞职离开了清华大学,他在辞职信中写道:“我的困扰与无奈,来自国家现行教育体制及种种教条……以‘两课’分数作为首要取舍标准,学术尊严荡然,人文艺术及其教育不可能具备起码的前提,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实属妄谈。我对教育体制的持续批评,出于对人文状况的操切之心。我不愿混饭吃,也不知道怎样违背自己的性格。”

100多年来,诺贝尔奖与中国籍的人无缘,这与中国的这种教育制度密切相关,美国中小学校的基础教育很差,为什么出了那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而中国从上到下无不重视教育,加上中国人勤奋聪明,为什么出不了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呢?

很多科学家取得重大成果是在35岁以前。只有在大学阶段学好现有的科学知识,注意个人能力的培养,善于调动个人学习研究的潜能,才有利于人才的发展和脱颖而出。这些脱颖而出的人才再经过几年专门深入的研究,恰好是出科学家的最佳年龄。而中国大学四年黄金时间,就是在学“中国人听不懂,外国人笑掉牙”的哑巴英语,错过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最佳时机。如果目前的大学教育不改革,大家只能在梦中见到神圣的诺贝尔奖。

据统计,英语教育市场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大产业,每年耗费数百亿元人民币。林林总总的培训学校,补习班;五花八门的考试、测验;种类繁多数以万计的英语课本、参考书、辞典。以职称英语考试为例,每年的考试费,教材,参考书等加起来按200元/人计算,400多万报考者,费用就有数十亿元。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外语培训教育机构,目前超过3000家,学费根据培训内容、课程安排的不同,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数以万计各类英语教材,参考书,如果平均按20元/册计算,每年耗费高达100多亿元。

鉴于英语教育的种种祸害,我建言教育部:

1、在中国,英语教育只在初中和高中阶段进行普及教育。有了高中的英语基础,以后如果真的有必要应用英语,完全可以重新学习;

2、大专以上的英语学习作为选修课,不实行“普及教育”而实行“精细化教育”,让那些对英语学习很有天赋或自己认为很有必要学习英语的人进行专门学习;

3、大中专学校招生同一专业可以按市场需求分为两类招生:即要求英语水平的学生和不要求英语水平的学生。研究生考试也可以分为“有英语等级证书的硕士博士”和“没有英语等级证书的硕士博士”。“英语等级证书”按实际需要进行单独考试和单独发证,英语等级证书按实际需要与毕业证、学位证配合使用。

4、大专以上学校只对有必要学习英语的学生实行专门的英语教学,而其他学生一律把英语作为选修课。同时在大学推行严格的英语等级考试,但这种考试与毕业证及学位无关,包括硕士、博士学位。

5、用人单位可以按实际需要选择“有英语等级证书的毕业生”和“没有英语等级证书的毕业生”,并按实际需要对不同的毕业生或专业人员给予不同的待遇,以引导那些最有语言天赋的人去学好专业的同时也学好英语;而让那些没有语言天赋的人一心一意学好专业,将来专门去那些不必要使用英语的岗位工作。

6、全国的职称考试也同样可以不考英语,但把“英语等级证”实行单列考试,用人单位可以按实际需要在“有英语等级证书的工程师、会计师……教授”和“没有英语等级证书的相关职称中”选择。

中国经济要继续发展,我们需要大量的各行各业的人才,我们重视英语教育没错,但我们不能把英语教育凌驾于任何专业教育之上。如果继续执行现行的英语教育制度和考试制度,必将使千千万万的千里马“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我深信,如果教育部采纳上述建议,我国将每年节省上百亿的学习费用,同时大大提高中国的教育效果,每年会使更多的专业人才脱颖而出,诺贝尔奖将更快地垂青于中国人。

易中天 厦门大学教授

  其实,我,还有许多人,也都不原谅。

  不原谅谁?中国教育。

  中国教育有问题吗?有,而且很严重。严重到什么程度?严重到连我们有什么问题,或者问题出在哪里,都不知道。

  比方说,不少人都在讲,泱泱大国,居然没有一个科学家获诺贝尔奖,岂非说明教育失败?这种逻辑,其实是很可笑的。现在没有,不等于将来没有。我看用不了多久,没准就会有。屠呦呦她老人家,不就得了拉斯克奖吗?那可是诺贝尔奖的风向标!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中国基础教育的质量,其实并不差,我们完全不必有杞人之忧。该忧虑的反倒是:真到有人获得诺奖的那天,中国教育的批评者,会不会一夜之间变成礼赞者?我们会不会举国欢腾,普天同庆,兴奋得就像当年申奥成功?

  这倒是要深思的。我们应该想一想:诺奖这玩意,得了怎么样,不得又怎么样?我看都不怎么样。世界上,没得诺奖的多了去,也没见他“国将不国”。那些得了的,也未必就多牛。这就正如许多国家,连奥运铜牌都没得过,难道他们的国民都是病夫?

  显然,金牌,不该是体育的目的;诺奖,也不该是教育的目标。发展体育运动,应该是为了“增强人民体质”;发展教育事业,则应该是为了“提高国民素质”。老百姓的身体健康,远比奥运金牌重要;青少年的茁壮成长,才是教育的头等大事。盯住这奖那奖不放,把能不能得奖看作成败的标准,恰恰证明中国教育出了严重的问题。

  什么问题?丟掉了根本,搞坏了脑子。

  脑子被搞坏的表现之一,是不但不会分析问题,甚至也不会提出问题,包括不会反问、批驳、质疑。比如有人说:杀人的事,天天都有,到处都有,你凭什么把药家鑫案归罪于中国教育?这就让人哭笑不得。没错,我们确实不能说,但凡出了杀人案,就是教育有问题。杨佳案就不是,杀童案也不是。事实上,我也没把所有的账,都直接算在教育头上。但,发生了这么多不正常事件,肯定是某个地方、某个领域出了问题。这个地方和领域,可能是司法,可能是分配,也可能是教育。既然如此,又怎么就一定不是错在教育呢?

  显然,正确的方法,是驴归驴,马归马,杨佳的归杨佳,药家鑫的归药家鑫,各自找到对应的原因。总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笼而统之一句“杀人的事从来就有”,可是驳不倒对方的。这其实是不会辩论。

  不会辩论,是因为不会思考。不会思考,则是因为我们的学校,从来就不教这个。学校里教的,永远是绝对正确的标准答案,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怀疑是不可以的,批判是不允许的,分析和实证则是不训练的。至少,文科的课堂里没有,老师们也不会。文科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全靠中学时代平面几何打下的底子,还得当时就喜欢这门课才行。

  甚至就连理科的课堂,也往往只有科学手段(技术和技巧),没有科学方法,更没有科学精神。因为我们的培养目标,是“成材成器”。能获诺奖最好,起码也得是“有用之才”。这就必须打牢基础。也因此,我们的基础教育质量不差。但他们忘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固然重要,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就更重要。没有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包括诺奖在内的那些东西,永远都可望不可即。何况,那还不该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什么是科学精神?我以为,就是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分析精神和实证精神,是这四种精神之总和。不能怀疑,不准批判,不会分析,也想不到要去实证,当然不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不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结果是,文科生变成字纸篓,理科生变成机器人。谁都不会独立思考,每个人都丧失了自我。

  自我的丧失,必然伴随着道德的沦丧。因为真正的道德,必须也只能建立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一个连自己都不爱的人,怎么可能爱别人、爱社会、爱国家?如果自己对自己都不明不白,又怎么可能“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事实上,老吾老,才能“以及人之老”;幼吾幼,才能“以及人之幼”。同样,也只有首先弄清楚什么是“己所不欲”,才知道什么该“勿施于人”。自我,岂能丧失?

  受教育者丧失了自我,是因为我们的教育丟掉了根本。今日之中国,学校是工厂,院系是库房,班级是车间,学生则是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齿轮和螺丝钉,只不过有的镀金,有的镀铜,有的压了塑料膜。但指导思想和生产模式,则是一样的。目标,是“望子成龙”;标准,是“成王败寇”;方法,是“死记硬背”;手段,是“不断施压”,还美其名曰“压力即动力”。至于孩子们是否真实,是否善良,是否健康,是否快乐,没有人去想。最需要“以人为本”的领域,却最不拿人当人,这真是一个奇迹!

  这就不能原谅。所有不愿被异化的人,都不能原谅。

  原谅也可以,前提是必须改正。怎么改?回到根本,即“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在这里,自由比全面更重要。事实上,中国教育至少在口头上是讲“全面发展”的,但从来不讲“自由发展”。然而没有自由,又哪来的全面?更何况,没有自由的所谓“发展”,就算“全面”,那也至多只能制造“全能机器人”。

  再全能的机器人,也不是我们的理想、愿望和追求。相反,我们的目标,应该是让每个人都成为“真正的人”。这就必须让每个受教育者,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而且,只有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才能最终实现“一切人的自由发展”。别忘了,一切人的自由发展,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更是人类社会的终极目标。这个目标,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我相信教育当局,也会跟我们一样完全同意。

  那么,中国教育,你愿意改正吗?

  中国教育,你能够改正吗?

  我们正拭目以待!

  本文为钟道然著《我不原谅--一个90后对中国教育的批评和反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一书序言

状元热,冷思考

文一:

  《京华时报》7月20日的报道,继北大公布“全国六成多状元被北大录取”后,清华也公布今年录取结果,称录取了全国九成的理科状元和近三成的文科状元。两大高校公布的结果显然有冲突,业内人士分析,两校选择不同的状元统计口径,造成了这种矛盾的局面。

  还有省状元,市状元,县状元,乡状元,村状元,队状元,大家各录各的,非诚勿扰。

  我曾经很城府地以为这只是下边儿中学里头才喜欢玩的文字游戏,想不到北大清华这么高雅的学校也爱这么玩。不是我没城府,只是有人比我城府更深。因为谁收入囊中的状元数量越多,似乎就说明谁更有吸引力,谁更有吸引力,就说明谁更有实力。不要小看数量,有时候数量和实力直接挂钩,不管它是鱼是目是珠是砂,先统统拣到筐子里边再说,看上去,不都是圆的吗?只是这么多年,我们只看到这么多状元风风光光地开赴北大清华的校门,却不曾看到一个大师级的人物出来,也不曾看到哪个状元拿了个诺贝尔。四年时间,许多当年的状元要么是“泯然众人矣”,要么就是出国拿绿卡,直接把北大清华当成中国最大、最正规、最有实力的留学培训基地了。

  分数、试题什么的都是人出的,我们自己制造出来一些东西,然后自己崇拜自己。然而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创新,有时候却不看这些分数,不是我们自己把自己抬得很高,然后这个社会也能跟着上升很高,那不是科学,就是科学也是地心引力。不是说,我们就打心眼里以为分数就是万能的,而是,我们知道分数代表了很多实际的东西,它代表了学校会有政绩,老师会有奖金,家长会有面子,学生会有好工作(对不起,现在高分还真不一定能像以前那样代表了会有好工作),我们崇拜的不是分数,我们崇拜的只是最现实的诱惑而已。

  状元也就成了别人手里和自己手里的一副好筹码。当北大清华争抢状元,甚至不惜大玩数字游戏的时候,此时的这两所中国最著名的高校,俨然已经是两位很儒雅的商人,他们在做的,不是争着发布这么多年来培养出了多少社会公认的大师以及人才,而是一笔比较急功近利的买卖而已。

  文二:

  名校之间有竞争是好事,关键要看争什么。如果北大清华能够在推进招生公平、探索科学的人才选拔培养机制、革除高校弊端、推进高教改革、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上展开竞赛,而不是暴发户比阔斗富般炫耀揽来多少“状元”,才是国人所乐见的

  7月19日,清华大学公布了今年的高招数据。与之前北大公布的数据对比,存在多处“打架”的地方。北大称录取了全国超过六成的“状元”,清华则称九成理科“状元”和近三成文科“状元”报考清华,二者相加,两校共收罗了全国“十二成”的“状元”,堪称奇迹。此外,两校公布的各省份尖子生报考录取情况、文理科分数线等统计数据存在矛盾。表面上看,两校实现了“双赢”:都声称赢得了这场“状元争夺战”。(据7月20日《新京报》)

  且不说“双赢”的结局有多荒谬,单是两大名校卖力争夺“状元”,为此不惜含糊其辞、误导公众,就有点太低俗了。现在,对高考“状元”的追捧,已经被视为一种恶俗,很多地方也明文规定,不得炒作高考“状元”,但这一风气一时很难刹住。连中国最顶尖的两所高校也在为“状元热”推波助澜,难怪此风难刹。

  其实,现在的所谓“状元”,无非是一次考试的第一名而已,而且“分数状元”难免并列,所以才有了“超出总数”的笑话。“状元”的产生,有太大偶然性,高分未必素质更高、将来更成功,道理与事实,已经无须赘述。有人专门进行过相关研究,高考“状元”的“成功率”并不比普通学生高,更没有达到社会普遍预期,有些还成了学业失败的反面典型。

  如果说商家和中学炒作高考“状元”,还有利益的驱使,或者其他的额外收益,像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夸耀自己收集了多少“状元”,则显得很没意思。大家都承认,北大清华是目前国内最好的大学,那些高考尖子,除了报考海外大学的,基本上都会选择北大清华,这是很自然的事,没有什么可炫耀的。此外,两个学校学科侧重不同,一个偏重文理基础学科、一个偏重工科,考生原本可以各选所需,不是谁吸引的“状元”多谁就高人一头。如果非要比“状元”去向,看看有多少“状元”选择了海外高校,或许更能说明问题。

  此外,一个大学是否优秀,也无法用拥有多少高考“状元”来证明。如果高考成绩能证明什么的话,也只能说明考生高中阶段学习好、会考试,跟大学没有太大关系。可能在很多人看来,生源优秀也是一个大学借以自夸的资本,但如果集中了那么多优秀生源,却没有培养出同样多的杰出人才,则更说明大学的失败。

  衡量一个大学的好坏,主要看师资和教学水准、培养了多少优秀人才,不应拿生源质量作为指标,要是这样的话,北大清华早就该是世界一流大学了。

  当然,强调录取了多少“状元”,可能只是高校的一种招生宣传策略。但在我看来,两大名校攀比收集了多少“状元”,还不如真刀真枪比一比赛艇更有意义。有意思的是,在清华新闻网站上,有两条并列的新闻,一条说“清华不再以状元论英才”,紧挨着上面就是“各省理科状元九成填报清华”,这样矛盾的心态,以及在招生宣传上“互相打架”的说法,说明高校之间竞争的东西太肤浅、水平太低级,离大学的本质越来越远,并且对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也没想清楚。

  北大清华占用了如此多的社会资源,寄托了国人很高的期望,但在世界知名大学排行榜上徘徊不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喊了多年,也不见起色,恐怕与这种落后、不无“低俗”的理念不无关系。

  名校之间有竞争是好事,关键要看争什么。如果北大清华能够在推进招生公平、探索科学的人才选拔培养机制、革除高校弊端、推进高教改革、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上展开竞赛,而不是暴发户比阔斗富般炫耀揽来多少“状元”,才是国人所乐见的。

  文三:

  无论谁的“状元”多,给人的感觉都是“分数崇拜”,都是对高考体制下的分数“臣服”。

  看新闻,发现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又掐起来了,这次是在高招数据上“打架”。

  7月18日,北大对外宣称,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省份文理科第一名中,除两成报考香港高校外,六成以上被北大录取。7月19日,清华招办提供给媒体的数据则称,今年九成省份的理科第一名和近三成省份的文科第一名填报清华,总数连续第四年位列全国高校榜首。

  北大和清华真不愧为“对头”,不但在录取“高考状元”的行动上针锋相对,而且在对外发布状元招录数据时,说法选择也很讲究功力:北大选择了录取人数比例,清华则选择了填报志愿的比例。但是,两校两年都暂未公布录取状元的具体数量。

  既然都未公布录取状元的具体数量,又选择了不同的状元统计口径,到底谁抢的状元最多,显然是雾里看花的事。因此,无论是强调“录取人数比例”,还是强调“填报志愿的比例”,给人的感觉都是赤裸裸的“分数崇拜”,都是对高考体制下的分数无条件“臣服”。

  这种“崇拜”和“臣服”,其示范效应十分恶劣:只会为极端的应试教育推波助澜,重新回到“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这条老路上去。

  对高校来说,真正的魅力并不是录取“考试高手”,而是通过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人才。北大和清华与其在抢状元的数据上“打架”,还不敢公布具体数量,倒不如每年对比公布学生的成才数据。

  这边,北大、清华对状元抢得不亦乐乎;那边,世界名校拒录状元稀松平常。7月18日,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刘乐宁说,北京高考理科头名申请哥伦比亚大学被拒很正常。能否被哥大录取,除了托福成绩和SAT(美国高考)成绩要完美,主要看学生的综合素质、领导力以及潜力,SAT成绩在录取时只作参考。

  都是“名校”,这个差距,正是中国高校与世界名校的差距。由此来看,北大和清华的这次“打架”只会助长“状元”崇拜,让素质教育落空。

最牛班级是个让人脸红的奇迹

  成都最牛文科班高考平均603分。四川高考文科第一名是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高三(3)班的学生,全班43名学生高考平均分高达603.4分,比今年的重点线都高60分。目前,至少有10人填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并都有录取可能,其余学生也都将填报复旦大学、中科大等知名高校。(6月27日《华西都市报》)

  一个班就有十人能考上北大清华,这在中国当下的基础教育语境里,不啻于牛气冲天的奇迹。这是一个“后状元年代”,热炒高考状元渐有降温之势,教育部门的说法也是“多关注高分群,而少关注状元个人”。那么,一个又一个最牛班级神奇现身,也算是合乎规律的事情了。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可以想见,此般最牛班级横空出世,必定又会引得众多学生及家长趋之若鹜,进而四处打探其“成牛秘籍”、“炼牛宝典”,但问题是,这样的最牛班级是可以复制的奇迹吗?稍有教育常识的公众自然心知肚明:从来只有最牛的教育资源,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最牛班级。这就好比选美选出了一个班级,个个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等到集体登台的那一天,导演四处“放卫星”惊呼:最美班级光荣诞生!然后四处兜售培养最美学生的“祖传秘方”——这实在是个天大的笑话。

  最牛班级的秘密,绝非那些了无新意的学习方法、领导有方云云,根子还在于其组班历程——掐尖式招录传统。没有重点中学,哪来的最牛班级?没有重点中学的重点班级,天上怎会掉下“牛群”?我们只要把眼光放得更远一点,不难发现所谓最牛班级的共性:一是这些班级绝不可能出现在基层农村学校,最起码也是县城以上的N星级、国家或省重点中学;二是这些“牛人”并不是三年成牛,探究此前的学习经历,基本上小学、初中就已经是出类拔萃的尖子生。

  我们不否认最牛班级有一些共性的规律可供借鉴与学习,但他们的身上有更多人为雕琢的、且不可复制的痕迹:掐尖式录取、将最好的教育资源倾斜给部分人群。换言之,一个又一个最牛班级,只不过是甩在教育均衡脸上的一记记耳光而已——遗憾的是,我们却将这种耻感读成了一种荣光。其实,要验证最牛班级的底子其实很简单:把最牛班级的所有老师,调动到农村普通中学的普通班级,哪怕给他们四年时间,别说最牛班级,看他们还能不能教出一个北大清华的牛人出来?

  一边是教育公平的历史性诉求,一边是最牛班级的癫狂式幻象,两者竟如此琴瑟和弦,此般诡异恰恰是均衡化教育发展的困局。牛人、牛班,自然就使得牛校的牌子越发闪亮,而为了维系这种牛气,自然就会在中招阶段更变本加厉地发掘“牛苗”……神话就如此被创造出来。

  最牛班级是个人的喜剧,却是演给时代看的一幕悲剧,更是提供给我们反思教育均衡的一个线索,只是我们往往兴奋过度而会错了意。

(文二)最牛班级,你牛啥?

  报载,目前,华东师范二附中2010届1班54个学生中,不是被保送清华大学,就是被北京大学和其它名牌大学如上海交大和复旦大学保送,达到了每个人都被名校保送录取的资格,堪称为“最牛班级”。

  对于这样的“最牛班级”,我是不屑一顾的,并不是我嫉妒这样的班级和同学,也不是看不起他们。而是,最牛班级到底牛在哪里呢,我是一点看出来,全部被保送名牌大学,这应该是很正常不过的事情,如果有漏了一名学生没被保送的话,那才是天大的怪事呢。

  我认为不牛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这个班级是汇聚了可以说上海市最精英的尖子高中生们,汇聚了全校最好的教师,汇聚了最好的教学设备,而最好的尖子中尖子的学生,是最牛班级成功的必备条件。

  华东师范二附中在上海市是赫赫有名的高中,全上海甚至上海附近的家长们都以自己的孩子在这个学校能读书为荣,而能够进入这所学校的,首先就是学习成绩必须真正过关才可以,这是首要条件,当然还有数理化各科非常突出的学子才能进入。

  在尖子中选尖子,这样组成的班级,能够不厉害吗?!所以,厉害是必须的,不厉害才是最奇怪了。因此,以这样的精英高中生组成的班级,根本不值得炫耀和夸奖的。

  而就我所经历的来看,尖子中尖子学生,放之四海而皆准,无论他在哪个破烂学校都能脱颖而出的,考上清华北大,都是小菜一碟。我就曾在高中时见到过这样的尖子中的尖子生,他就在很普通的高中上学,当高考快来临的时候,复旦大学提出要保送他,他拒绝了,他说要考清华,事实上,他考上了清华大学,还是我们市里的高考状元呢,他远远比得过我们市里重点中学的第一名。

  我想,如果选三分之一的普通高中的学生到华东师范二附中1班去学习,能够全部考上名牌大学的话,那才能称得起是“最牛班级”的称号,而现在所称呼的最牛班级,只不过是尖子生中的尖子生所汇聚在一起的班级,根本不足道也!

  同时,我们也对这样的现象表示担忧,凭什么这个班级能够享有全市最好的学生,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教育设备,最好的教育资源,给了这些好学生们,其实是一种教育的不公平,我更以为这所附中也汇集了不少的好老师,享受了不少的优异的教育资源,这对于其它普通高中来说,是不是很不公平了?!

  人往高处走,占据了好的教育资源的学校,必然会使师生们选择这样的学校,更加加剧了教育的不公,因此,对于这样的作法,应该不提倡,更不应该炫耀“最牛班级”的称号。

  不能在教育领域提倡两级分化式的教育方式,如重点高中和非重点高中,人为拉大教育水平的差距,同时,也会拉大城乡教育水平。说实话,越是重点高中,就越为一些权势子弟们创造了条件,而相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则无法享受到好的教育资源,必然会引起社会矛盾。

  因此,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设置重点和非重点学校,保证教育的公平性,要“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文三最牛班级牛了谁,痛了谁?

  “史上最牛班级”的案例折射出教育均衡化之痛。尽管是“牛”了一个班,却也刺痛了我们的大众教育。

  “做一班学生,成一流人才”,是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2010届1班博客上最醒目的一句话。50多个学生也用他们的表现证明了这一点:目前该班54个学生中,31个获清华大学保送资格,15个获北京大学保送资格,余下的8个学生也分别获得了上海交大和复旦大学的保送资格,堪称史上“最牛班级”。(1月28日中国广播网)

  对华东师大第二附属中学和“最牛班级”的学生而言,“最牛班级”的确算得上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但是,对整个上海市的高中教育而言,“最牛班级”却折射出教育均衡化之痛。

  我们不妨先看看“最牛班级”的母校——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辉煌历史:1963年成为上海市重点中学,1978年成为教育部直属重点中学,是经教育部批准,有高中理科实验班办学资格的全国四所中学之一。从该校所掌握的师资力量、教学资源来看,可堪称“最牛”。

  再看“最牛班级”产生的过程:在师资配备上,名师荟萃的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优中选优;在招生上,按照中考录取“层层筛选”的方式,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拥有最先录取权,选录的学生是成绩最好的学生,而有资格分到“最牛班级”的学生更是“顶尖”人才。作为教育部直属重点高中,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甚至可以面向全国招生,从而将各地最优秀的初中毕业生网罗到自己“门下”。如果换一种解读方式,“最牛班级”是在最好的学校、由最好的老师教出来的成绩最好的学生。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这样的班级想不“最牛”都难。

  然而,“最牛”仅是一地之“牛”,对于群众期盼的教育均衡化来说,还远水解不了近渴。教育均衡化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教育部长袁贵仁上任伊始,就将推动教育均衡化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之一。应当看到,不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的差异,实现教育均衡化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但在同一地区、同一城市,实现教育均衡化则是相对容易的。然而,“最牛班级”甚至学校的出现,折射出实现教育均衡化的困难不仅在于人员、资金的配备,更在于有关部门对正确教育理念的转变。

  推动教育均衡化,实现教育全面发展是我们的国策。“史上最牛班级”的案例尽管是“牛”了一个班,却也刺痛了我们的大众教育。因此,对教育均衡化可能遇到的阻碍包括来自地方上的阻碍,我们要有心理准备,希望通过自上而下的努力推进,让教育均衡化真正造福广大人民群众。

文四

  当前有四大名校,每每提起,都让人血脉贲张。

河北衡水是一所高中,截至2006年高考,获全省六连冠。进了衡水中学,就等于半条腿迈入了一流名校。无庸置疑,衡水中学是河北省的带头大哥,撼山易,撼衡水中学难。

江苏栟茶高中是一所乡镇中学,但愣是用小米加步枪战胜了美制的坦克大炮。每年高考华山论剑,栟茶高中都是唯一赢家,此外别无分店。南大的录取通知书不是一封封地邮寄,而是由南大副校长专程送达。

江苏洋思是一所初中,但却创造了洋思模式,这个模式前几年席卷神州大地,所到之处,狼烟滚滚,人仰马翻。考虑到这是一所初中,还没有触动高考的神经,就已经让南京的学子削尖了脑袋,从城市走向农村,“立根本在洋思中”,与苏北农村学子,同甘共苦,浴血奋战。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时代呼唤英雄,当这几所学校,“各领风骚一两年,至今已觉不新鲜”的时候,山东杜朗口旋风般的崛起,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终于江湖一统,九九归一。所有学校都唯杜朗口马首是瞻。杜朗口中学轻轻扇动一下翅膀,中国教育界就掀起了一场风暴。

最可怕的是,这样的造神运动至今还在进行之中,但是,就连杜朗口的校长崔其升自己也说:“杜郎口中学现在名气这么大,说白了无非就是应试搞得好,能在全县叫得响。”

其实,可爱的崔校长只是揭示了一个常识,我们还都明白一个常识得多的常识。那就是这四大名校,最能抓住校长们眼球的,让他们趋之若鹜,狼奔豕突的,还是升学率。

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两者相安无事,相互共存。这也算是中国特色。很多年前我们都在唱:“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领导人民得解放,他是人民的大救星。”而那个时候,《国际歌》也正盛行啊:“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只能全靠我们自己。”这两首歌一直在一起和谐共处了20多年,但却并行不悖。

河北衡水的号召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在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主渠道都在课堂上。”于是决战高考,变成了决战课堂,课堂上炮声隆隆,车轮滚滚,血肉横飞,一将功成万骨枯。衡水提出:“要把每一节自习都当做考试来对待,把每一次考试都当做高考来对待。”据说,这也叫三个代表,“代表着最广大的考生利益,代表着最迫切的人民需要,也代表着最落后的教育诉求。”育人成了空壳,教书,成了教考试,教考试,成了教高考。“高考好,才是真的好。”于是,名来了,利来了,一切的一切都来了,唯一的例外,就是教育走了,并且渐行渐远。

江苏栟茶中学,不愧有百年乡镇中学的历史,充分发挥了工业化革命的特色,提出的口号是:“起点低,切口小,容量大,气氛活,达成高。”教育永远与口号无关,栟茶中学的教育宝典,甚至连口号也不是,只是一个典型的车间生产的操作指令。翻译过来就是简单训练,重复训练,大容量训练,让学生变成熟练工人,同时刺激学生的脑神经,对题海中的各种题型产生条件发射,从而战胜高考。然而,问题就在这里,这种落后的、作坊式的学习方法,不仅是有效的,而且是高效的。这既是我们教育的悲哀,也是高考命题者的弱智。栟茶中学的成功,在于他们的身体力行——揪,死揪,往死里揪。

江苏洋思初中,第一个提出数字模式:实行“4+36”模式,“每堂课40分钟”,“一堂课只讲4分钟”,“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洋思经验似乎注重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注重了课堂效率的提高,和新课程还隐隐呼应。但实际上它改革的落脚点还是考试。在这个模式中,隐藏着这样几个认定。第一个认定是,不论学科特点,不论学生差异,不论教师个性,“4+36”模式可以包治百病,一棍子打死,它就像如来佛,什么也逃不出自己的手掌心。第二,就是一切都是可以训练的。先自学,再点拨,再训练,再反馈,再训练,再达成,最后所有的学生都成了熟练工人。

然而,素养可以训练吗?情感可以训练吗?人文思想可以训练吗?优秀品质可以训练吗?而这些几乎是教育的灵魂,教育如果失去了这些灵性的,温度的,文化的滋润,很可能会形销骨立,体无完肤的。

为了达成,洋思强制要求“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一清到底。“教不会练会,练不会考会,考不会就只有被清退”你不能清学生,就只要自己被清退。这是教育中的丛林法则。

杜郎口旋风,实行“0+45模式”,实施“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

前一个“三”,指的是“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后一个“三”,指的是“预习、展示、反馈”三大模块;“六”,分别是“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六大环节。其实质就是把时间夯实了,抓住了每一分每一秒,并且在单位时间里,让学生保持精神紧张,让机器高速运转。“两眼一睁,开始竞争;两眼一闭,不忘记忆”。这就是杜狼口的成名的要诀。

教育,是慢的艺术。卢梭说,“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因为“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满足孩子的天性,就是最好的教育。所以,教育,要永远相信种子和岁月……

然而今天,这一场时间的敲诈战,正在这四大名校演绎得淋漓尽致。我这里有衡水中学和洋思初中的两张作息时间表。很好的说明了洋思神话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当然对“抓高考要抓出血来”,也就有了切身的触摸。

在时间的重压之下,老师们满地黄花堆积,也就不足为奇了。毫不夸张的说,教师已经是高压人群,高危人群了,他们普遍精神紧张,神经紊乱。衡水高中大力宣扬,要把学校建设成“精神特区”,要求教师做到“四个远离”:远离庸俗、远离铜臭、远离低级趣味、远离正常生活。最后一个不是倡导,早已是铁的事实。教师已经不是一个正常的群体了,在水深火热的应试压迫之下,我们教师拼体力,拼视力,拼头发,拼得遍体鳞伤,浑身是病。想想看,一个不正常的教育群体,还能把学生引到哪里去?

最要命的是,近些年来的魔鬼教育,已经让所有学生产生了巨大的恐惧,高考一结束,所有学生都胜利大逃亡,再也不愿意回到中学里来了。最直接的后果是,没有一个优秀学生愿意报考师范。没有一个学生报考啊!

  教育,决定了一个民族的未来,而把一个民族的未来,寄托在一个已经平庸,并将更加平庸的群体之下,这或许是中国恶性教育带来的最大危害。

  高考作文话题一 城市发展、故乡(过去与现在)

  https://mt.sohu.com/20160224/n438362262.shtml

  高考作文话题二

  https://mt.sohu.com/20160224/n438363105.shtml

  高考作文话题三 教育话题

  https://mt.sohu.com/20160224/n438364956.shtml

  高考作文话题四 敬畏自然

  https://mt.sohu.com/20160224/n438364665.shtml

  高考作文话题五 底层情怀

  https://mp.sohu.com/main/news/view.action?id=60342292

  高考作文话题六 影视 娱乐 体育

  https://mp.sohu.com/main/news/view.action?id=60343150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5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