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弄清楚当地的高考录取模式
传统高考填报模式的录取特点
以院校为单位来进行录取的。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在报考的时候先选学校,再选学校里面的专业。比如我想报清华大学,那么我的目标院校先锁定到清华大学,院校填完清华大学之后,在对应的专业一二三四五六里面再选上自己心仪的专业,按照我想去的次序进行一个排序,然后在最后勾选上是否服从调剂就可以了。
传统高考填报模式的三个缺点
第一个大坑就是能选的专业特别少。因为虽然看着清华大学下面有七八十个专业,但是我们最终只能选择六个专业报考。那么这六个专业就大大缩小了我们能选的范围,也减少了我们能上这个大学的概率。
第二个大坑就是不能确定我们会调剂到哪个专业去。虽然前面确认填报了六个专业,但是我们不能确保被这六个专业录取。如果说前面六个专业已经录满了,然后我们又选择了服从调剂,那么大学就会根据我们的分数,根据大学现在目前的招生情况,对我们进行一个服从调剂的安排。有可能就把我们调剂到一些冷门的专业,出来以后不好就业,白白浪费了我们的分数。
第三个大坑就是老高考最后一年的省份里会出现一个扎堆报考的现象。出现扎堆报考有三个原因:
再举个简单的例子来理解一下扎堆报考。比如说你是1万名,如果是往年,你前面可能有3000个人会选择复读,如此一来你就有可能被更好的学校录取。但是今年这3000个人可能都不选择复读,那么势必就会把你的分数往后挤一下,他们把你前面的那些学校的名额都占了,你只能选择在位置更靠后一些的学校了。
院校加专业组模式的特点
简单来说就是先选专业组,再选专业组里面的专业。
举个例子,比如说你要报清华大学,你就要确定你是报考清华大学哪个专业组,如果你是报考清华大学专业组01,那么你就在你的院校专业组那个选项里面选清华大学专业组01,对应的在后面的六个专业里面去选择你心仪的专业,按照次序排好,然后再勾选服从调剂就可以了。
这种报考模式相比于传统报考模式增加了我们被录取的概率,也增加了我们被心仪大学的心仪专业录取的概率。
院校加专业组模式的三个缺点
院校加专业模式的特点
以专业为单位来报考的,选专业的同时也把大学选好了,确定性非常之高。
院校加专业模式的三个缺点
补充:高考的加分政策
第二步、选择专业
第一步就是明确我们要学习的专业的意向方向,并思考我们未来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是想要远离大都市,到一些安静的城市去生活呢,还是希望留在一线城市,享受高品质的生活?根据我们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倒推回去选择什么样的专业,不同的专业可能未来的生活方式不一样。如果你选择了像土木或者说像地理类这样的专业,那么势必就会出现一些颠沛流离的情况。但是如果你选择了像电子或者计算机类的专业,那你的工作环境会比较舒服一点。
第二步就是去匹配我们的兴趣。你选择的专业必须是你感兴趣的,至少也是你不排斥的专业。如果你特别喜欢计算机,但是家里人觉得你应该去报自动化专业,因为有亲戚在自动化领域工作,收入也特别高。后来你听从了家里的建议,报了个自动化专业,结果上了大学之后,发现自动化相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你所感兴趣的,甚至是不擅长的,就会导致大学很难有深入的学习,毕业后就业困难。
第三点就是根据自己分数去找准定位。对于高分段的选手,那你选的时候就可以大胆去选电子类、电气类、计算机类、经济金融相关的专业;对于中分段的选手,可以选择能源类的、能动、材料类的相关专业、仪器类的相关专业,或者说机械自动化类的相关专业,以及航空航天的相关专业。对于低分段的选手,可以选择那些偏技术实用类的专业,像动物医学、护理学这些。
其实选专业这一步也是我们整个志愿填报里面最难的一步,因为选专业要考虑自己是否心仪的、自己是否适合,还需要考虑社会需求、市场需求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你非常了解自己,而且要求帮你报志愿的人非常了解现在的市场、就业的形势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在哪里。
第三步、选择城市和大学
如果我们是以就业为导向进行选择的话,一定是要把城市放在最优先的位置,因为大城市能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岗位众多且薪资较高。
第一步、依靠位次锁定学校的范围。位次就是我们在查出来我们的分数的时候对应的一个全省的排名。我们可以参考往年的数据,确定一万名左右的考生最终都选择了哪所院校,哪些专业,以此锁定院校的范围。
第二步、按照冲、稳、保对学校进行排序。选择那些超出我们分数范围的一些学校,哪怕是我们牺牲一下专业,也是我们可以接受的。但是在同层次的院校中选择专业时,没有必要盲目追求分数更高的学校,应该选择那些能够用现有分数进入心仪专业的学校。对于本科批次的学校,面试官通常不会根据学校的排名或分数高低来评价,因此同层次院校之间没有明显的层次差别。如果要冲击,应该选择冲击更高一个层次的学校。
第三步、再次确认学校。首先要仔细阅读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检查是否有特殊要求,并确认自己是否满足这些条件;如果不符合,应放弃该校。其次,如果条件是否符合不明确,应主动联系招生办进行咨询。根据招生办老师的建议,如果得到肯定的回复,可以报考该校;如果被告知有不符合的限制条件,则应将该校排除在报考范围之外。
补充内容:了解学校、专业和自己
在这里强烈推荐各位使用夸克浏览器,其中的高考模块就可以提供很多详细有用的信息。
如何了解学校:
如何了解专业:
如何了解自己:
最后附上五个志愿填报可以用上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