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前我还在一所乡镇高中上学。那个年代,好多乡镇都开设了普通高中,基本都是周边乡镇的农村孩子。
我们的高中在那个乡镇一角,镇子不大,一千多人的高中是整个镇里最大的一个组织。那个年代的学校好像很少有封闭管理的,平时校门都是打开的。学校周边的农户围绕着高中学子经营着一点小生意补贴家用,给小镇增加了一些活力。
小镇里面最高的建筑是学校里面有且仅有的一栋三层的教学楼,10多间教室;然后一排一排的青砖黑瓦的平房是学生和教师宿舍。大门进去后的小广场里面有个小水池,里面有用水泥砌成的约莫2米高的小假山,上面做工粗糙的仙鹤和小桥倒是让我们这些没见过世面的农村孩子惊艳了一下。
第一次踏入校门后最震撼我们这群农村孩子的是学校居然还有有个标准尺寸的田径场,有一圈400米的跑道。田径场里的大部分都是我们当地常见的牛筋草之类的 野草,经过一个暑假的休养生息,疯长的看不出田径场的样子,牛筋草也向跑道拓展生长空间,覆盖了一小部分由碳渣铺就的跑道。这也是我们日后奔跑、肆意撒欢的主战场。
宿舍就一言难尽了,男生宿舍用一个院子圈了起来,院子是用碎砖头铺成的,并不平整。进院门左侧是旱厕,右侧是一个2米高的水泥砌成的蓄水池,蓄水池下是一排水龙头。后面就是左右分布的两排宿舍了。宿舍天花板就是铺满瓦片的黑漆漆的坡屋顶,中间的房梁下垂下一个昏黄的白炽灯泡。宿舍内两侧分布着6-7套上下铺的木架床,地板不错,水泥铺就,还算平整。后来才知道,这个地面就很少有干燥过。
铺上从学校附近的小卖部买来的废旧纸箱裁成的瓦楞纸,再铺上自家从家里带来的被子,我们就开始了在这校园里为期3年的学习生活。
学校里高一一共有5个班,每个班80多人;讲台与黑板之间的间距大概也就只能用“才通人”来形容;最后排的同学也就安然享受教室后墙给后背带来的支撑感。幸好,当时的同学好像没有胖的,当年的农村孩子应该发育的都比较晚,15岁的男孩子,好像身高不到1.5,体重才几十斤,瘦瘦小小的我在两排桌子之间倒时并不觉得特别逼仄。好像我这样的身材还真不是少数。
我们那高中的老师一大部分都是农村的民办教师转初中教师然后抽调到高中来的,基本都是中老年男性。少部分年轻教师是大学毕业分配过来的。那个年代好像都是分配的,那些新分配来的老师按当时的我们来看真的是惊才绝艳、满腹经纶。和那些下课后可能还要去种地的中老年老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年有一个年轻的女英语老师真的是温文尔雅,让我第一次感受到“有气质”这个词原来是这样的。更让人惊艳的是她的名字“*自蹊”,刚开始我们不懂,觉得这个名字怪怪的,后来有个有文化的同学说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习惯了名字叫“建国、建军、卫华、卫军”的土bie的我们才发现,原来起名字也可以这么有学问。
这些年轻老师给孤陋寡闻的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视野。他们来自于大城市,来自于我们渴望认知而不得的地区。原来读完大学后的人可以变成这样。更助长了我们对未知的渴望。后来我们才知道,这几个老师都是受众所周知的某事件冲击影响才被分配到我们这个角落。没几年的时间就陆续下海或者去了更高层级的学校了。我更感受到,有才华的人是肯定不会甘于在这穷乡僻壤虚度一眼看到头的时光的。
学校的食堂基本都是中老年教师的夫人们来打理的。我们必须自己从家里带米过去,再加一些钱,换成饭票。那时候我记得每月要带30斤米,再加上20块钱,大概就能换来一个月的早中晚的餐票。
那时候的食堂,只能说是一言难尽,早餐的体育用品餐:馒头-铅球、油条-标枪、油饼-铁饼;幸亏当时的消化能力强, 多硬的东西也能吃下去。
午餐晚餐就更丰富了,虽然是千篇一律的土豆、豆角、花菜、大白菜、萝卜等菜,荤腥基本是没有的,吃完饭后洗碗的时候,在水龙头那荡一荡就行了,几乎不需要洗;说丰富是因为时不时在菜里面会发现一些不明来历的蛋白质成分,发现整个还好,就怕的是发现咬下来半个。到现在我都会害怕吃大白菜和花菜。
虽然如此,十几岁的半大小伙子,为对抗饥饿还是对食堂趋之若鹜。特别是晚餐,无论如何也要多吃,否则晚自习后的饥饿就更是难熬了。身体成长发育和年轻人大运动量对能量的海量需求是不可遏制的。
为满足口腹之欲,缓解饥肠辘辘的感觉,每个月放假回家就成了一件值得盼望的事情。学校离家大约20公里,碎石路和土路相结合。放假后,大家都骑上破旧的二八大杠,后座绑上装上衣服的化肥袋,往家飞奔。天晴时还好,一路不掉链子的话,这可是真的不掉链子的话,大概2个多小时就能到家。
有年元旦放假,下着大雪,但这又岂能阻挡我回家的心情,碎石路上还能骑的动,泥土路上骑自行车,泥巴马上挤满了车轮和挡泥板之间的间隙,举步维艰。先是拿小木棍边捅边走,走几步就清理一下着阻碍车轮滚动的泥巴。后来总结出经验,把车扛到田埂上走,田埂上有草,比较不容易沾上泥巴。就这样边扛着边走,偶尔还能骑一骑。吃完早饭从学校出发,到了晚饭时间我终于回到了家里。父母正在给我炸我最爱吃的油饼,我一顿吃了十来个油饼。油脂和碳水化合物好好的满足了一下渴望了一个月的肠胃和细胞。
那个时代的农村中学,也没有想想中的那么差劲,高一入学时候的400多人,陆陆续续,有人参军了,有人转去读了职高,也有人直接辍学了。最后参加高考的有300多人。那个年代也没有985、211之类的 说法,应该有十多人上了当时的重点本科。其他的第二批本科、第三批专科、第四批中专陆陆续续也差不多有100多人升学了,还有些人去读了成教的大专。
最后应该说,一半以上的同学都走上了升学的道路,30多年过去了,有人成了大学教授、院长;有人进入了体制内,成为一定级别的官员;有人成了大商巨贾;但是大家还是会回忆起那个贫寒的年代。
现在我们的下一代,还有些在读着高中。看着他们的校园,他们的生活,感受着他们的欢喜、他们的忧愁;与我们当年是大不相同。也许相同的只有对学习的追求而已。悲喜竟大不相同。
年华老去,看着下一代拥有更好的环境、更高的起点,这是不是就是我们努力的目的呢?这是不是就是中国人的传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