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由“后”字的释义谈古文翻译的准确性问题

admin 08-06 268
由“后”字的释义谈古文翻译的准确性问题摘要: 一、 问题的提出《孟子·梁惠王章句上》有这样一段话,见下图请关注红色字体的的这句话,考虑“后”怎么翻译这段文字非常知名,曾入选一些古文读本。其中有“未有义而后其...

一、 问题的提出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有这样一段话,见下图

请关注红色字体的的这句话,考虑“后”怎么翻译

这段文字非常知名,曾入选一些古文读本。其中有“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一句,这句话当中的“后”颇费思量,简单对译成“后面”,并不能确切的表明文意。经过搜索,且看网上有这样几种解释,不妨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展示出来。

关于“后”字释义的网络截图

我们将上述截图的观点由上到下汇总一下:

①:不顾。②使……在后面。③轻慢。④不忠诚。⑤背叛。⑥不道义。

这里有个前提,就是排除最后一个截图的整句翻译,因为完全错误,恰恰是主客颠倒了。另外,这个句子也不是被动句。但其释义可以保留。这里同样先排除⑥,因为后没有这个意义,或者说把“后”的意义给忽略掉了,至于“不道义”这个解释,完全是随文翻译带出来的。再排除④,同样是犯了随文释义带出的毛病,“后”没有翻译出来。再排除②,这个解释和把“后”翻译成“后面”没啥区别,只是变成了使动用法而已。并没有解释出“后”的确切含义。

因此,留下三个义项供我们选择。①不顾。③轻慢。⑤背叛。

孟子全图

二、问题的分析

我们先来看一下名家的翻译: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解释“后”字的意思说:

后,不急也。……义者必急其君。

2.十三经《孟子注疏》疏:

亦未有存义而后去其君者。没有单独解释后的意义。

3.史次耘《孟子今注今译》:

没有重视义理的,还要不急事他的君上。对后的解释引用了朱熹的说法。

4.杨伯峻《论语译注》译文:

也没有讲“义”的人对他的君主怠慢的。没有单独解释后字。

5.金良年《孟子译注》译文:

重义的人从来不会不顾他的君主。后字的解释引用了朱熹的说法。

6.方勇译注《孟子》译文:

从来没有重义的人怠慢他君主的。后字的解释引用了朱熹的说法。

7.杨逢彬《孟子新注新译》译文:

也没有 怀抱道义的人会慢待君上的。后其君:把他的君主放在后面。因为意译“后”为“慢待”。

我们来看一下,焦循《孟子正义》引东汉赵岐的注说:

仁者亲亲,义者尊尊,人无行仁而遗弃其亲,行义而忽后其君者。

清纳兰成德编《通志堂经解》有南宋蔡模编《孟子集疏》,集疏曰:

仁者,人也,其发则专主于爱,而爱莫切于爱亲,故人仁则必不遗其亲矣。义者,宜也,其发则事皆得宜,而所一者莫大于尊君,故人义则必不后其君矣。

赵岐和蔡模两位学者,针对文章开头的那段话,各自分别解释了《孟子》中仁义二字的内涵,仁主要体现的是仁爱。而义主要体现的是道义。如果说仁更多的体现是人的天性和伦理的话,而义更多的体现是责任和义务。换言之,仁对应的是家庭,而义则对应的是国家。

孟子全图

所以赵岐将其明确为:亲亲,尊尊。其实这两者是无法截然分开来的。这就有助于我们理解上述“后”字的含义,在上引赵岐的注释里,“遗弃”与“忽后”对应,遗、弃意思相同。则忽、后意思也形同。忽,就是忽视,怠慢的意思。此即朱熹所云“不急也。”孟子的意思是说,仁义之人是不会遗弃怠慢父母和君上的,何况会犯下如前所述弑君篡逆的暴行的呢?

三、结论

所以我们取杨逢彬的解释,“后”就是慢待的意思。上述网络截图③轻慢,也是正确的。翻译为“不顾”不准确,这里是怠慢,也就是说还是顾及的,不是不顾。至于翻译为”背叛“,引申过度,程度太重,不符合原意。

最后,需要提出的是,“未有仁而遗其亲者,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这两个句子互文修辞,所以不宜分开来单独翻译,应该翻译为:注重仁德和道义的人,是不会遗弃、也不会怠慢父母和君上的。

以上。

阅读
分享